[发明专利]基于具有虚拟区块链的双区块链的数字电子设备及其运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5226.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4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勉;李相洔;朴振廈 | 申请(专利权)人: | 谱诗铺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W12/02;H04W12/06;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6 | 代理人: | 刘卓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具有 虚拟 区块 数字 电子设备 及其 运用 方法 | ||
本发明的利用区块链进行认证的数字电子设备包括:常规节点,连接于常规区块链网络和在所述数字电子设备内部建立的虚拟区块链网络,并且具有公钥信息和私钥信息、包括固有ID和密码(Password)的属性信息,以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利用于包括交易(transaction)数据构成的区块的加密;一个以上的虚拟节点,连接于所述虚拟区块链网络,并且具有公钥信息和私钥信息、包括固有ID和密码(Password)的属性信息,以通过所述虚拟区块链网络利用于包括交易数据构成的区块的加密;及近场通信接口模块,不通过网关,而是与用户通信设备直接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具有虚拟区块链的双区块链的数字电子设备及其运用方法,更详细地说,基于通过常规的互联网等的网络连接多个数字电子设备实现的分散区块链,通过有效的加密及防伪体系,可从根本上解决通信安全及黑客攻击问题。不仅如此,还涉及如下的基于具有虚拟区块链的双区块链的数字电子设备及其运用方法:与在各个数字电子设备建立的虚拟区块链接以进行多重认证,可实现有效且更加可靠的安全体系,进而在常规的互联网等的网络断开的情况下也可迅速且安全地提供服务。
背景技术
通常,举例说明作为电子设备之一的门锁装置,在门锁装置中非接触式门锁装置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在开发适用新功能的门锁装置。
利用智能手机的门锁装置是利用近距离通信或者商用无线通信以运行门锁装置的门开关装置。
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138924号公开的门锁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如下:接收与按键操作相应的输入信息,利用已保存的认证信息执行认证,之后生成认证结果信息,之后用已注册的门锁控制用终端机以通信信息发送结果信息,以使出入人员根据信息中的控制命令开关门锁。
另外,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242122号公开的利用智能手机的门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如下:若进出人员输入门锁装置的密码,则控制部经过认证之后确认密码是否有误,无错误程度轻微,则可再输入密码,若错误程度严重,则将捕捉的影像和门锁状态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以进入即使输入解除锁定的密码也未解除锁定状态的保安状态。
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对于门锁装置的密码认证利用智能手机发送认证结果以决定是否开门。
另一方面,若利用网络,则现有的智能门锁系统具备与门锁连接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与用户终端机通信,来控制该系统,以由传感器发送的数据为基础判断是否有外部人员入侵,但是在这些所有的过程中收发的数据存在易受到伪造及黑客攻击的问题。
当然,对于用户认证与否和数据的安全,现有的技术也灵活利用部分加密技术或者软件实现,但是该加密方式相对薄弱或者简单并且依赖特定软件,在保存完整数据和判断用户认证与否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据此,用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具有虚拟区块链的双区块链的数字电子设备及其运用方法:通过远程认证模式和自我认证模式建立多重认证体系,所述远程认证模式是链接数字电子设备的节点之间执行远程认证,所述自我认证模式是认证数字电子设备本身具备的虚拟区块链,进而通过更进一步的加密及防伪体系,可从根本上解决通信安全及黑客攻击问题。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基于具有虚拟区块链的双区块链的数字电子设备及其运用方法:包括因为认证服务器的错误、故障、断电等断开通过常规网络联机的状态的状况下,利用在各个数字电子设备实现的虚拟区块链,提供迅速且安全的服务,而且也可切实防止利用诸如蓝牙的近场通信的黑客攻击。
本发明的解决课题不限于在以上谈及的,未谈及的其他解决课题可由技术人员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理解。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谱诗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谱诗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