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3678.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俞波;汪建威;王占业;杨平;汤亨强;李进;贾幼庆;吴浩;胡笛;唐东东;王安全;王成成;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1D8/02;C21D1/74;C21D1/26 |
代理公司: | 34111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式退火 冷轧 成分重量百分比 冲压成形性能 化学成分设计 耐大气腐蚀 焊接性能 热轧工艺 耐候钢 屈强比 板形 钢化 屈服 制造 | ||
1.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轧耐候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6~0.10%、Si:0.25~0.45%、Mn:0.35~0.50%、P:0.080~0.120%、S:≤0.015%、Als:0.008~0.030%、Ni:0.12~0.20%、Cu:0.25~0.30%、Cr:0.30~0.50%、N:≤0.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轧耐候钢材料屈服强度高于310~350MPa,抗拉强度高于450~500MPa,且屈强比≤0.75,且其板面质量等级高于FB级别。
3.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铁水预处理:要求前扒渣和后扒渣;铁水脱硫后目标硫含量小于0.015%;
2)转炉冶炼:加强挡渣操作;出钢需脱氧合金化;
3)合金微调站:进行钢包顶渣还原;
4)LF炉:喂Ca前后进行弱搅拌,且搅拌时间不小于11min;
5)连铸:中包目标温度控制在液相线温度以上20~40℃,铸坯要及时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
6)热轧:先经过二辊可逆粗轧和四辊可逆粗轧,粗轧至目标厚度,再进入7机架热连轧,精轧机上配有工作辊窜辊和工作辊弯辊系统,控制板形的凸度和楔形,要求凸度:20μm≤C40≤60μm,楔形要求:|W40|≤40μm;
7)冷轧;
8)罩式退火工艺:酸轧来料→电解脱脂→罩式退火→湿平整→卷取包装。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出炉温度:1230~1270℃;终轧温度:880℃~910℃;卷取温度:600℃~640℃。
5.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五机架冷连轧总压下率40%~60%。
6.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罩式退火温度中冷点温度为:670℃~690℃;密封气体用全氢式退火。
7.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罩式退火工艺冷轧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所述的湿平整延伸率选取标准如下:
钢板厚度<0.8mm,平整延伸率0.6~0.9%;
钢板厚度≥0.8~<1.0mm,平整延伸率0.7~1.0%
钢板厚度≥1.0~<1.2mm,平整延伸率0.9~1.2%;
钢板厚度≥1.2~<1.6mm,平整延伸率1.0~1.3%;
钢板厚度≥1.6mm,平整延伸率1.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6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