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息立体探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3278.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2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典;刘财;曾昭发;陆继龙;勾福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19/18 | 分类号: | G09F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途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3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130026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息 立体 探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息立体探测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全息投影模块、空间分类模块、空间匹配模块,全息投影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投影单元,空间分类模块具有多个空间分类单元,空间匹配模块根据空间分类模块中不同空间分类单元的选择,匹配全息投影模块中不同的投影单元,全息投影模块将空间分类模块进行投影展示,空间匹配模块设置于全息投影模块内。本发明中,利用全息立体探测系统较为立体生动形象的进行地质资源的全息展示,同时基于探测方法进行空间分类,解决学习者不具有全局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反映地质资源的全息立体探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资源勘探中,重力、地震、测井等地球物理方法为主要的技术勘探手段,在教学展示过程中,一般会通过书面文字和多媒体讲解等方式向学习者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由于展示方法的局限,学习者只能通过文字与想象结合、图片与想象结合的方式,简单的了解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在书面展示中,关于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的描述多采用文字和公式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者如果想理解基本原理,可以通过推导公式等方式获得,但是直观度低,书面展示不形象。
地震勘探中,用公式表示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那么只能表示成枯燥的公式,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是无法用肉眼捕捉到的,那么波在遇到障碍物的过程中如何发生转换很难被口述,学习者很难深入理解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实习中,由于油气资源勘探的特殊性,处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学习者也无法近距离观察到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操作流程。
现有技术中,通常基于DEM或TIN,用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实体地面模型,并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从而实现地质资料的三维展示,但建立的模型为面三维模型,距离地质体的真三维、实体化表征仍有一定差距,普及性不高、方法不全面,动画展示不具备立体观测的优势,展示不立体。
或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3D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搭建实习教学虚拟平台或者基于Web而开发的教辅平台。但是受平台运行环境、基础数据等的限制,数据量与数据精度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分析等效果不甚理想,系统的交互性较低,成本也较高。
此外,基于学科的差异,以往的研究没有对探测方法进行综合分类,使学习者在针对地质资源的目标进行探测时,只能掌握单一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立体探测系统及其方法,能够较为立体生动形象的进行地质资源的全息展示,同时基于探测方法进行空间分类,解决学习者不具有全局观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息立体探测系统,包括全息投影模块、空间分类模块、空间匹配模块,全息投影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投影单元,空间分类模块具有多个空间分类单元,空间匹配模块根据空间分类模块中不同空间分类单元的选择,匹配全息投影模块中不同的投影单元,全息投影模块将空间分类模块进行投影展示,空间匹配模块设置于全息投影模块内。
进一步地,所述全息投影模块具有第一投影单元和第二投影单元,液晶分影屏、全息投影屏组成第一投影单元,所述液晶分影屏的四个分屏影像通过镀膜玻璃在全息投影屏内衍射为全息三维成像,投影仪、全息投影膜、全息投影屏组成第二投影单元,所述投影仪投射的影像通过全息投影膜在全息投影屏内衍射为全息三维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