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分容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0885.1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3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增;于海飞;曹国瑞;蔡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锂电池 分容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分容柜,涉及分容柜技术领域;包括柜体,还包括若干托板、若干放置在托板上侧的用于放置电池的吸塑盒、若干位于柜体上的用于夹持电池的极耳的夹头、若干竖直放置的穿过托板的丝杠、抵靠在托板下侧的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连接在柜体上。将电池放置在吸塑盒内,然后将吸塑盒放置在托板上,根据电池的极耳的高度,转动调节套筒,从而调节托板的高度,使得极耳的高度适配夹头的高度,防止高度不一致夹持的时候将极耳夹弯,另外,吸塑盒一次性将多个电池分容,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容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分容柜。
背景技术
电池有多种形状,有柱状和平板状等,对于平板状的电池,其对应的分容柜包括柜体、托板、位于柜体上的用于夹持电池的极耳的夹头,夹头是固接在柜体上的,电池放置在托板上,但是,电池的厚度往往不同,对于厚的电池,电池放置在托板上之后,其极耳的高度可能会高于夹头的高度,这时候如果将极耳硬夹在夹头上,极耳可能会变弯,会伤害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极耳变弯的缺点,提出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分容柜,极耳不会变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分容柜,包括柜体,还包括若干托板、若干放置在托板上侧的用于放置电池的吸塑盒、若干位于柜体上的用于夹持电池的极耳的夹头、若干竖直放置的穿过托板的丝杠、抵靠在托板下侧的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连接在柜体上。将电池放置在吸塑盒内,然后将吸塑盒放置在托板上,根据电池的极耳的高度,转动调节套筒,从而调节托板的高度,使得极耳的高度适配夹头的高度,防止高度不一致夹持的时候将极耳夹弯,另外,吸塑盒一次性将多个电池分容,效率高。
作为优选,柜体包括左柜体、右柜体,所述托板位于左柜体与右柜体之间,所述左柜体前侧与后侧均设有所述丝杠,所述右柜体前侧与后侧均设有所述丝杠。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夹头包括抵靠在极耳下侧的下夹片、位于极耳上方的上夹片、位于柜体上的用于升降上夹片的气缸,所述下夹片固接在柜体上,所述上夹片与柜体滑动连接。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一部分夹头位于左柜体靠近右柜体一侧,另一部分夹头位于右柜体靠近左柜体一侧,所述吸塑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与电池适配的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分成左右两排,任意一排电池槽远离另一排电池槽一侧设有用于通过极耳的凹槽。采用双排分容,分容效率高。
作为优选,电池槽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侧设有挤压板,所述底板下侧设有气道,所述气囊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气道连通,所述气道中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截断气道的截断板,所述滑槽内设有用于将截断板推向气道的弹簧,所述凹槽在极耳下侧插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下端设有开关杆,所述开关杆一端固接在滑动杆上,所述开关杆另一端设有钩子,所述截断板靠近滑动杆的一端的下侧设有与钩子适配的钩槽,所述钩子与钩槽配合,所述开关杆下侧设有用于对开关杆施加向上的弹力的第二弹簧,所述截断板远离气道一端固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端部裸露在底板一侧。当极耳抵靠在凹槽的槽底的时候,截断板及时将气道封死,防止气囊继续变形,每个极耳抵靠在凹槽的槽底,从而使得极耳的高度自动统一。
作为优选,挤压板下侧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穿过气囊,所述导向机构顶端连接在挤压板上,所述导向机构底端连接在电池槽的槽底,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导向杆,所述导向套顶端连接在挤压板上,所述导向杆底端连接在电池槽的槽底,所述导向杆顶端插入导向套并与导向套滑动连接。使得挤压板升降稳定。
作为优选,气道底端设有便于打气筒的气管插入的打气凹槽。便于给气囊充气。
作为优选,夹头包括抵靠在极耳上侧的铜端子、连接在铜端子上的用于升降铜端子的线性位移装置。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镍低钴共沉覆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移动体系统、以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