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膜结构以及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9900.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霍西恒;曾飞雄;白斌;史献林;白穆;徐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漪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基体 电加热膜 成型 遮蔽胶带 镂空区域 喷砂 表面粗糙度 预定形状 内喷涂 粘结 施加 | ||
1.一种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如下相继的各步骤:
A)在绝缘基体(A)上进行喷砂;
B)在经喷砂的所述绝缘基体(A)上施加第一成型遮蔽胶带(B1),以在所述绝缘基体上形成具有第一预定形状的第一镂空区域;
C)对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内的所述绝缘基体(A)再次喷砂,以使其达到预定的表面粗糙度;
D)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内喷涂第一电加热膜,以获得具有所述第一预定形状的第一电加热膜(T1);
E)从所述绝缘基体(A)上去除所述第一成型遮蔽胶带(B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对具有多层结构的电加热膜成型的步骤,其中,在步骤D)之后进行步骤X),所述步骤X)为施加第二成型遮蔽胶带(B2),以形成具有第二预定形状的第二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二镂空区域内喷涂第二电加热膜(T2),其中,所述第二电加热膜(T2)与所述第一电加热膜(T1)为至少部分地交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X)在步骤E)之前进行,将第二成型遮蔽胶带(B2)至少施加在未去除的所述第一成型遮蔽胶带(B1)和已成型的所述第一电加热膜(T1)中的至少一者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X)在步骤E)之后进行,将第二成型遮蔽胶带(B2)至少施加在已成型的所述第一电加热膜(T1)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X)中,将所述第二成型遮蔽胶带(B2)施加在未去除的所述第一成型遮蔽胶带(B1)和已成型的所述第一电加热膜(T1)二者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X)中,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一部分位于已成型的所述第一电加热膜(T1)上,而另一部分则位于所述绝缘基体(A)上,在所述第二镂空区域内喷涂第二电加热膜(T2),以形成彼此搭接的所述第一电加热膜(T1)和所述第二电加热膜(T2)。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的电加热膜为连续的一个加热条或者间断的多个加热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体(A)为纤维复合材料,而所述电加热膜为含金属材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80-100目的白刚玉进行喷砂步骤。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喷砂的工作压力在0.2-0.35兆帕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表面粗糙度为Ra 8-12。
12.一种电加热膜结构,所述电加热膜结构包括绝缘基体(A)和形成于所述绝缘基体(A)上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膜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中的各层至少部分地彼此交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加热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中的最下方的第一电加热膜层与所述绝缘基体(A)的表面直接粘结,而位于所述第一电加热膜层之上的至少一层电加热膜层也与所述绝缘基体(A)的所述表面至少部分直接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99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