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9670.2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唐亚林;杜顺开;徐振坤;贺杰;毕然;高卓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8 | 分类号: | F24F11/38;F24F11/65;F24F11/84;F24F11/86;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空调器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在空气调节模式下,检测到室外工况参数满足堵塞条件,确定空调器中的节流装置出现堵塞;控制空调器进入堵塞缓解模式,其中,在堵塞缓解模式中,控制改变节流装置的冷媒流向,以及配置压缩机根据缓解运行频率运行。通过执行该方案,通过对室外工况的相关参数的检测,降低低负荷运行时节流装置发生堵塞的概率,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变频空调器根据不同的负荷调整压缩机频率大小,当压缩机频率变化时需要匹配合适的膨胀阀等节流装置的开度,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能效和可靠性。
相关技术中,通过检测整机电流等方式来判断膨胀阀是否发生堵塞,但存在以下缺陷:
制冷负荷较小,压缩机频率较低,整机电流较小,发生膨胀阀堵塞时电流变化速度慢,因此电流检测方式的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对应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在空气调节模式下,检测到室外工况参数满足堵塞条件,确定空调器中的节流装置出现堵塞;控制空调器进入堵塞缓解模式,其中,在堵塞缓解模式中,控制改变节流装置的冷媒流向,以及配置压缩机根据缓解运行频率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室外工况参数,以及设置对应的检测阈值,以根据室外工况参数与对应的检测阈值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节流装置是否出现堵塞,并且在判定节流装置出现堵塞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改变节流装置的冷媒流向以及设置对应的缓解运行频率控制室外的压缩机运行,以实现对堵塞现象的缓解,一方面,通过对室外工况的相关参数的检测,降低低负荷运行时节流装置发生堵塞的概率,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的室外功能工况参数基于现有的传感器装置进行检测,不需要额外增加空调器的制备成本。
通过空调器系统中的换向组件,具体为四通阀,来实现节流装置中冷媒流向的改变,以通过改变冷媒流向,实现堵塞现象的缓解,进一步结合对压缩机运行功率的调节,以使压缩机的运行与室外工况进行适配。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堵塞缓解模式是用于缓解节流装置堵塞现象的工作模式,缓解运行频率是在本申请中限定的堵塞缓解模式下,对压缩机预设的运行频率。
空调调节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模式与加湿模式等。
具体地,以制冷模式为例,当制冷负荷较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较低,制冷系统的流量变小,则根据空调器的控制逻辑会控制膨胀阀等节流装置减小开度,如果膨胀阀长期处于较小开度的状态,则容易发生堵塞,通过采集室外工况参数,以对膨胀阀堵塞时的特征进行判断,对发生堵塞时进行相关处理,从而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堵塞缓解模式中,还包括:控制增大节流装置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改变节流装置的冷媒流向,以及配置压缩机根据缓解运行频率运行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控制增大节流装置的开度,通过增大通过节流装置的冷媒流量,增大对堵塞区域的冲击,以实现对堵塞现象的缓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配置压缩机根据缓解运行频率运行,具体包括: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缓解运行频率,以控制压缩机根据缓解运行频率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9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