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97276.5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杨;王倩儿;吴奕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2026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调控 智能化 城镇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曝气池、厌氧‑膜生物发生器、厌氧发酵器、好氧池和消毒池;所述曝气池与厌氧‑膜生物发生器连接,且曝气池内设有表面螯合有铁离子的曝气‑搅拌装置;所述好氧池与消毒池连接,且好氧池底部、厌氧发酵器底部与曝气池底部之间相互连接,构成活性污泥的厌氧‑好氧循环系统;本发明基于膜生物发生器实现污泥停留和水力停留的有效分离,并结合后续的厌氧发酵器和好氧池分别进行进一步处理;而厌氧发酵器、好氧池与曝气池之间又形成有可消除丝状菌的循环系统,基于此在不改变装置结构的情况下有效处理污泥膨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应用的最广泛的生物调控污水处理方法,具有经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而活性污泥主要由能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微生物组成;在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并呈悬浮的状态,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进入二沉池中实现泥水分离,以防止活性污泥随出水流失,达到排放清水的同时回收利用活性污泥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溶氧不足,曝气过度或有机负荷低等原因,使得水质微生物菌种的营养源缺铁,则会引起菌种兑变成微丝菌,而丝状菌的过量增殖又会引起污泥膨胀的问题;活性污泥一旦发生膨胀,其沉降效果便会大大降低,使得泥水分离难度的升高,甚至造成无法分离的现象,不仅存在活性污泥大量流失的问题,还会使得整体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水质恶化。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依靠增加增重剂或絮凝剂的方式,以缓解污泥膨胀的问题,但是该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增重剂或絮凝剂,一是成本较高,另一个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控制会导致丝状菌产生抗药性,仍无法有效解决污泥膨胀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实现对污泥膨胀问题的有效解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调控的智能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曝气池、厌氧-膜生物发生器、厌氧发酵器、好氧池和消毒池;
所述预处理池实现污水的存放,并通过排污管与曝气池连接;
所述曝气池与厌氧-膜生物发生器连接,且曝气池内设有表面螯合有铁离子的曝气-搅拌装置;
所述厌氧-膜生物发生器实现污水的固液分离,并通过管道分别导通至好氧池和厌氧发酵器内;
所述好氧池与消毒池连接,且好氧池底部、厌氧发酵器底部与曝气池底部之间相互连接,构成活性污泥的厌氧-好氧循环系统;
所述消毒池实现污水的消毒排放,且消毒池与好氧池、预处理池和曝气池之间均连接有回流处理管道;
还包括智能检测系统,且智能检测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安装于消毒池上的排水检测组件、以及安装于曝气池上的SVI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曝气-搅拌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可绕一端转动的曝气搅杆,且曝气搅杆表面螯合有铁离子,所述曝气搅杆为一端开孔,一端密封的空心结构,其开孔端为转动端,且曝气搅杆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气孔,在所述曝气搅杆上位于两组气孔之间的位置处对称设有搅叶,且曝气搅杆基于搅叶进行搅拌,基于气孔进行曝气。
优选的,所述曝气搅杆的内部安装有气孔密封组件,且气孔密封组件基于重力对其中一组气孔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气孔密封组件包括与曝气搅杆同轴设置的内杆,所述内杆上对称设有两组侧杆,且每个侧杆上均滑动连接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的位置与气孔相对应,且密封球的直径大于气孔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7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