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识别处理的陶瓷烧成车间的釉线配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3785.0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宋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蓝动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B28B11/12;B07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何志铿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识别 处理 陶瓷 烧成 车间 配套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识别处理系统,包括:输送模块,用于支撑输送样品并衔接其它加工工序;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位于输送模块输送方向的初始端,用于甄别样品外观,并外观分析是否符合既定标准要求;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设置在输送模块上,用于将识别模块甄别的不符合外观标准的样品收集处理。在生产中,能准确识别产品质量,准确识别是否为真实产品,得到准确的生产数量、不良原因及数量,杜绝数量作弊的情况,能快速地反应生产状况,使生产者能快速找到损耗问题所在并快速解决,对生产的精细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识别处理的陶瓷烧成车间的釉线配套系统。
背景技术
陶瓷原来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传统的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现有技术中,对于陶瓷的加工工艺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都会使陶瓷具有不同的特性。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先进的具有釉线的陶瓷加工系统一般包括有压制工序、磨坯工序、干燥工序、喷釉工序、喷墨工序、淋釉工序、储坯工序和烧制工序,其中还需要人工对各工序中的残次品进行分辨。
现有技术中人工分辨各工序加工产品是否合格,会存在生产数量和不良原因判定不明的问题,且判定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处理系统,旨在解决+背景技术第三部分确定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识别处理系统,包括:
输送模块,用于支撑输送样品并衔接其它加工工序;
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位于输送模块输送方向的初始端,用于甄别样品外观,并外观分析是否符合既定标准要求;以及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设置在输送模块上,用于将识别模块甄别的不符合外观标准的样品收集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数据采集组件和智能甄别组件,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储存模块,图像采集模块获取的样品图像数据保存在储存模块,并电性连通智能甄别组件实时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智能甄别组件包括:
缺陷具显模块,用于对图像处理以凸显缺陷;
边界提取模块,用于样品图像中样品的边界;
特征提取模块,在边界提取模块提取后的边界范围内检测直线和缺角。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缺陷具显模块中通过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使图像去除噪点以凸显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边界提取模块中使用边缘提取算子提取出样品的边界,并设立平面坐标系并将坐标系中图像旋转至水平以便于特征提取。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中通过全局或局部二值化,将图像转化为黑白以进行特征检测提取。
一种陶瓷烧成车间的釉线配套系统,包括压制工序、磨坯工序、干燥工序、喷釉工序、喷墨工序、淋釉工序、储坯工序和烧制工序,还包括所述的智能识别处理系统,所述智能识别处理系统分别设置在喷釉工序、储坯工序和烧制工序前。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压制工序和磨坯工序之间还衔接设置有用于排除残次品的处理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淋釉工序后还衔接设置有铣边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蓝动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蓝动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