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压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6997.6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7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孟松;吴仲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91 | 分类号: | G09G3/32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冉玲芬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发光二极管 电压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压补偿方法,使得显示器的显示均匀性和画面质量得到了提高。该方法包括:计算距离电源输入最远端的像素的电源电压到电源输入起始端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根据所述距离电源输入最远端的像素的电源电压到电源输入起始端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依次计算每个像素的电源电压到电源输入起始端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根据所述每个像素的电源电压到所述电源输入起始端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从与电压降绑定的电压补偿数据中获取对应的补偿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压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英文名称: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器,是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传统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相比,OLED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在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英文名称:PAD)、数码相机等显示领域OLED己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屏。
如图1所示,图1位OLED中一个常见的子像素驱动电路图,子像素驱动电路图由驱动晶体管T1,开关TFT T2、电容C1和数据线data、扫描线G1、阳极电源VDD、阴极电源VSS和OLED器件组成。流过驱动晶体管T1的电流可通过如下公式来表示:
Ids=N W/L(Vgs-Vth)2(1+λVds),其中,N为驱动管晶体管T1的迁移率、栅氧电容相关的系数,W/L为驱动管晶体管T1的宽长比。Vgs为驱动管晶体管T1的栅极和源极电压差,Vth为驱动管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ds为驱动管晶体管T1的漏极和源极的电压差,λ为常数。由上式可知,当Vgs和Vds增加时,Ids电流也随之增加;同理,Vgs和Vds减小时,Ids电流也随之减小。
假设Voled为OLED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则Vgs=Vdata-(VSS+Voled),Vds=VDD-VSS-Voled,其中Vdata为数据线信号源的电压,由于在OLED显示面板中,VDD和VSS都由金属线连接,从显示面板的外部供电,因VDD和VSS为金属线,从而导致每个像素的电流流过VDD和VSS时,VDD和VSS均会消耗一部分电压,VDD上靠近驱动管晶体管T1的一端电压降低,在VSS上远离OLED的一端电压被抬升,这种现象被称为压降(IR Drop),即实际加载到每个像素VDD靠近驱动管晶体管T1的一端的电压要比理想电压低,实际加到像素VSS在VSS上远离OLED的一端的电压比理想电压高,根据公式:Vgs=Vdata-(VSS+Voled),Vds=VDD-VSS-Voled,从而驱动管晶体管T1的Vgs和Vds降低,使驱动管晶体管T1的Ids电流减小。且距离电压输入端越远的像素因为电极电阻更大、电压降更大,电流减小的程度也越高。
如图2所示,当一个OLED显示面板VDD和VSS从下部供给时,连入面板内部的金属电极每一行像素间的电阻为R,则距离面板最底端距离电源输入端最近的像素的VDD和VSS最接近理想电压,而距离面板最顶端距离电源输入端最远的像素的VDD和VSS因为IR Drop的原因与理想电压差异最大,从而导致面板上部亮度低,下部亮度暗的现象,影响显示均匀性,造成画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压补偿方法,通过对像素的电压进行补偿后,使得显示器的显示均匀性和画面质量得到了提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压补偿方法,该方法包括:
计算距离电源输入最远端的像素的电源电压到电源输入起始端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
根据所述距离电源输入最远端的像素的电源电压到电源输入起始端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依次每个像素的电源电压到电源输入起始端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6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