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咖啡因的发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5900.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燕宁宁;张勇;王钲霖;黄振楠;陈岳锋;袁盛洪;王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麻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167 | 分类号: | A24B15/167;A24D1/20 |
代理公司: | 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舒景景 |
地址: | 65533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烟 咖啡因 固体颗粒形式 天然植物原料 尼古丁 低温加热 植物原料 携带 成瘾性 传统的 发烟剂 雾化液 重量份 提神 解压 制备 渗漏 配方 烟草 燃烧 替代 应用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咖啡因的发烟颗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植物原料30~70份,发烟剂10~40份,含咖啡因组分0.001~1份。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上述发烟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发烟颗粒制得的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本发明发烟颗粒采用含咖啡因组分和天然植物原料配方,可替代含尼古丁的烟草,在降低成瘾性和健康危害的同时起到提神解压的作用,同时以固体颗粒形式应用方便携带和使用,避免传统的雾化液易发生渗漏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特别是指一种含咖啡因的发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
背景技术
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是新型烟草制品的重要品类之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通过炭加热或电加热在200~400℃条件下让烟草物质不发生燃烧,经过低温裂解产生烟气。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烟草高温燃烧产生焦油和大量有害化合物,且测流烟气少减少了卷烟对公共环境的影响,从而成为众多烟草制造企业研究开发的热点。
从结构上来说,现有的加热不燃烧发烟主要由四个独立单元段组成,从远唇端到近唇端分别是发烟段、空心段、降温段、过滤段。加工制备方法目前多采用改装卷烟机制备发烟段,滤棒成型机分别将各滤嘴段制备好,最终通过复合滤棒机进行设计组合按照四元复合形式制备成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该方法对滤棒复合机的要求较高,且需改装卷烟机,复合程度复杂,制备工序也繁琐。申请号为201810932429.2的中国专利申请,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造,提出一种一体成型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其将各个单元段在外部组合后一体填充入空管内,因此无需利用滤棒复合机进行复合制备。
从成分上来说,现有的加热不燃烧制品大多数以烟草物质作为发烟材料,其主要成分尼古丁存在一定的成瘾性和危害。如专利文献CN 107692305A公开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薄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文献CN 205611758U公开的一种利用再造烟叶制备的加热不燃烧卷烟,专利文献CN 103841844B公开的多段式发烟制品。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兴奋类药物,小剂量可增强大脑皮层及皮层运动区的兴奋过程,它能够提神醒目,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从而提高某些行为活动的效率。目前,消费者对咖啡因的摄入主要通过口服饮品或给药的方式,采用雾化方式摄入咖啡因的研究较少,专利CN 105433428 A公开了含咖啡因雾化液及含咖啡因雾化液的生产方法,但该专利是将咖啡因添加在电子烟油中,但这种液体的形式易发生渗漏而不方便携带。
此外,消费者在吸食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时由于烟雾的持续摄入会引起喉部的不适感,如喉部有刺痒、干燥或者灼热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代烟草并起到提神减压作用的含咖啡因的发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含咖啡因的发烟颗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植物原料30~70份,发烟剂10~40份,含咖啡因组分0.001~1份,各组分以干重或纯物质计,含咖啡因组分以咖啡因计。
优选地,该发烟颗粒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植物原料40~60份,发烟剂10~30份,含咖啡因组分0.005~0.02份,香精香料30~60份,所述植物原料采用中草药。其中,香精香料为可选成分,用于调整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的香气和口味,可选用苹果提取物、可可提取物、蓝莓提取物、红枣提取物、薄荷脑、凉味剂等。
优选地,所述中草药为麦冬、陈皮、桔梗、杏仁、桑叶、菊花、甘草、枇杷叶、荆芥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中草药中,麦冬、杏仁、陈皮、桑叶、甘草、枇杷叶均有一定的润肺止咳、生津解渴的功效,将其混合应用在低温加热不燃烧制品中,通过加热将有效成分释放出来,可减轻烟雾吸入对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喉部的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麻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麻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5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