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Cu(Phen)(POP)]BF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8956.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 |
代理公司: | 22214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发光量子效率 无机化学材料 激发态寿命 析出 标准样品 二氯甲烷 发光光谱 发光性能 剧烈搅拌 科学领域 可逆过程 实验研究 光物理 搅拌器 配合物 悬浊液 正己烷 可逆 溶剂 放入 蓝移 过滤 恢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Cu(Phen)(POP)]BF4配合物发光性能的方法,属于无机化学材料及光物理科学领域。其方法包括:将标准方法制备的[Cu(Phen)(POP)]BF4溶于溶剂,加入正己烷使之析出,将上述悬浊液放入搅拌器中剧烈搅拌后,过滤即可得到强化样品,并且,该强化过程为可逆过程,经过强化的样品再溶于二氯甲烷中之后,即可恢复为标准样品。本发明简单易行,条件温和,效果显著,成本低廉;且该强化过程完全可逆,实验研究显示该方法制备出的强化样品发光光谱蓝移33nm,发光量子效率提升600%,激发态寿命延长26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学材料及光物理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 [Cu(Phen)(POP)]BF4配合物发光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传感器、显示器件、生物体系探针及太阳能转换计划引起了科研人员对含偶氮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兴趣。为了加深对配合物结构与光物理性质之间的了解,科研人员在设计合成具有优良光物理性质的铜(I)配合物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然而,通常情况下,铜(I)配合物的电荷转移激发态的发射很弱,并且激发态寿命也很短。这是由于铜离子的d10类电子构型的最低能量的电荷转移态涉及到金属-配体的dσ*轨道激发。导致的结果就是,闭壳层的基态分子采取四面体构型,而激发态分子更倾向于采用平面正方形构型。除了降低激发态的能量,激发态分子的结构扭曲还会使激发态更容易返回基态,增加无辐射跃迁几率。这种基激复合物型猝灭机理,随后被众多的实验数据所证明。带有三苯基磷(PPh3)及衍生物配体的混合配体系统由于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强的空间位阻的配体的引入可以抑制分子在激发态时的构型扭曲。此处,空阻效应起到的作用就是有效防止激发态向基态的构型转变。
虽然科研人员对铜(I)配合物体系的电子及光物理性质做了实验和理论上的详细研究,但是它们的发光性能依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使发光金属配合物具有高效率发光量子、相对长时间的激发态寿命的是本领域研究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铜配合物的电荷转移激发态的发射很弱,并且激发态寿命也很短的问题,通过具体化学操作方法有效提升固体 [Cu(Phen)(POP)]BF4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使发光光谱蓝移,发光量子效率提升,激发态寿命提升;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标准样品皆为以文献报道方法制备 [Cu(Phen)(POP)]BF4配合物,所得固体样品。(Adv.Mater.2004,16,43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Cu(Phen)(POP)]BF4配合物发光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以文献报道方法制备的标准样品[Cu(Phen)(POP)]BF4溶于溶剂,后加入正己烷使之析出,得到悬浊液;
步骤二:将上述步骤一中的悬浊液用搅拌器剧烈搅拌后,过滤即可得到强化样品。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溶剂为二氯甲烷。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Cu(Phen)(POP)]BF4配合物毫摩尔体积、二氯甲烷体积和正己烷体积用量比为1~3∶5~20∶20~50。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二中搅拌器转速为1000-1500RPM,搅拌时间为 45-6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强化样品溶于溶剂,充分溶解,待溶剂自然挥发后,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后,即可还原为标准样品。
优选的是,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
优选的是,所述强化样品毫摩尔体积和二氯甲烷体积用量比为1~3∶5~20。
优选的是,所述真空条件具体为:真空度0.1-0.3Kpa,干燥时间24-36h。
优选的是,所述任意一步骤所需实验温度为:2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8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