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织造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4968.3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贺光明;周冰倩;孙凯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联进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3/00;D03D21/00;D03D15/08;D03D1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罗尹清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织造 面料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织造面料及其织造方法,所述多层织造面料包括花纹组织和固定组织;所述花纹组织设置为1个以上;固定组织沿花纹组织的边缘分布,对各个花纹组织进行分隔;所述花纹组织分为三层,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成面层,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不与第三纬纱交织形成中间浮线层,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形成底层;固定组织为一层,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二纬纱共同交织形成。本发明多层织造面料,相对于现有的织物,多层织造面料的布面风格更立体,手感更柔软,保暖性能好,透气性能也比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多层织造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品质、舒适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新型纺织材料陆续被开发出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成纺织品,使得纺织品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性,如吸湿排汗、抗菌、防静电、抗紫外、保暖等性能,从而满足人们在某些的环境下要求服装具有特定的功能,改善穿着的舒适性。
在夏天的时候人们需要穿着吸湿排汗、抗菌、凉爽、轻薄的服装,来抵抗炎热的天气环境,而在冬天却需要穿着保暖舒适的衣服。特别是有些地方冬天天气温度很低的时候,需要保暖的服装来抵御外界的寒冷天气,因此面料从最初的单层慢慢发展成为双层或者多层。双层或者多层的面料在市场上逐渐受到重视,双层或者多层组织面料与一般单层组织面料相比,不仅风格迥异,而且显现出更加舒适的亲肤效果,手感更加柔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双层面料是由两个系统各自独立的经纬纱,在同一织机上同时形成上下两层,通过设置织物组织结构图,两个独立系统的经纱按照规定的组织结构进行上下交织而成双层或者多层面料。在相同的经纬纱组合、密度情况下,与单层组织的面料相比,双层或者多层面料的交织状态松软,面料比较柔软,凸显不出一种立体的效果,使得面料整体呈现软塌塌效果。另外,双层或者多层面料也会存在面料风格单一、透气性不好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织造面料及其织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双层或多层面料立体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织造面料,其中,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第三纬纱和第二纬纱;
所述多层织造面料包括花纹组织和固定组织;所述花纹组织设置为1个以上;固定组织沿花纹组织的边缘分布,对各个花纹组织进行分隔;
所述花纹组织分为三层,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成面层,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不与第三纬纱交织形成中间浮线层,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形成底层;
固定组织为一层,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二纬纱共同交织形成。
所述的多层织造面料,其中,第一纬纱采用弹力纱。
所述的多层织造面料,其中,第一纬纱的弹性大于第三纬纱。
所述的多层织造面料,其中,第三纬纱的纱支大于第二纬纱,第二纬纱的纱支大于第一纬纱。
所述的多层织造面料,其中,第一纬纱的纱支大于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并且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采用弹性纱。
所述的多层织造面料,其中,当其中一种纬纱采用弹性纱时,第一经纱或第二经纱采用弹性纱。
所述的多层织造面料,其中,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一纬纱、第三纬纱按1:1:1:1的比例织入。
所述的多层织造面料,其中,面层的纬密为55~80/英寸、经密优选90-120/英寸;底层的纬密为35~50/英寸、经密60-90/英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联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联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4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