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直驱式截割部冲击负载扭振主动顺应装置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8800.1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5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鞠锦勇;刘玉飞;訾斌;张春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F16F15/18;H02N2/14;E21C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直驱式截割部 冲击 负载 主动 顺应 装置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永磁直驱式截割部冲击负载扭振主动顺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1)、内圈(2)、压电柔性梁单元(3)、刚性连接臂Ⅰ(4)、刚性连接臂Ⅱ(5)、刚性连接臂Ⅲ(6)、电荷适调器组(7)、信号采集卡(8)、信号处理模块(9)、PID控制模块组(10)、D/A转换模块(11)、电压放大器(12);
其中外圈(1)设置在内圈(2)上,内圈(2)圆心处为凸起的柱状轴,外圈(1)和内圈(2)嵌套设置,柱状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压电柔性梁单元(3)与外圈(1)内表面固定连接,压电柔性梁单元(3)为弧形结构,在压电柔性梁单元(3)之间的间隙中,在柱状轴与外圈(1)内表面之间等距离分布设有刚性连接臂Ⅰ(4)、刚性连接臂Ⅱ(5)和刚性连接臂Ⅲ(6),刚性连接臂Ⅰ(4)、刚性连接臂Ⅱ(5)和刚性连接臂Ⅲ(6)一端与柱状轴刚性连接,另一端与外圈(1)内部面活动连接;
压电柔性梁单元(3)包括弧形结构的柔性梁(3-1),柔性梁(3-1)的弧形结构外弧形面上分别粘贴有加速度传感器(3-2)和压电作动器(3-3),其中加速度传感器(3-2)靠近柔性梁(3-1)的内圈连接处,压电作动器(3-3)靠近柔性梁(3-1)的外圈连接处,加速度传感器(3-2)通过导线与电荷适调器组(7)的输入端相连接,压电作动器(3-3)通过导线与电压放大器(12)的输出端连接,电荷适调器组(7)的输出端顺序连接信号采集卡(8)、信号处理模块(9)、PID控制模块组(10)和D/A转换模块(11),其中信号采集卡(8)采集电荷适调器组(7)的输出信号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9),PID控制模块组(10)根据信号处理模块(9)的输出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确定压电作动器(3-3)的驱动电压信号,经D/A转换模块(11)与电压放大器(12)驱动所有压电作动器(3-3)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式截割部冲击负载扭振主动顺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连接臂Ⅰ(4)、刚性连接臂Ⅱ(5)、刚性连接臂Ⅲ(6)与外圈(1)内表面接触端设有滚轮,滚轮与外圈(1)内表面接触处设有限位槽,用于限制与刚性连接臂Ⅰ(4)、刚性连接臂Ⅱ(5)、刚性连接臂Ⅲ(6)固定连接的内圈(2)的周向位移,位移上限为压电作动器(3-3)驱动柔性梁(3-1)后弹性变形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式截割部冲击负载扭振主动顺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柔性梁单元(3)有6组,压电柔性梁单元(3)中的柔性梁(3-1)结构尺寸关系满足:长度/宽度>10,长度/高度>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驱式截割部冲击负载扭振主动顺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1)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法兰孔,内圈(2)直径大的一端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法兰孔,并且外圈(1)的法兰孔与内圈(2)直径大的一端的法兰孔轴线不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88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