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785.7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张雨荷;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18 | 分类号: | C01B32/318;C01B32/342;H01G2/00 |
代理公司: | 50247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霍本俊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碳材料 制备 浒苔 碳材料前驱体 过氧化氢 活化 碳化 电化学性能 电容器储能 电极材料 惰性环境 活化剂 孔隙率 生物质 大孔 烘干 介孔 洗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活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浒苔洗涤并烘干得到碳源;(2)将步骤(1)中所得的碳源与过氧化氢混合活化,得到碳材料前驱体;(3)将步骤(2)中所得的碳材料前驱体在惰性环境中碳化后制得浒苔活性碳材料。本发明采用过氧化氢作为活化剂,并且利用对浒苔先活化再碳化的方法,制备的活性碳材料具有大量的介孔与大孔,极大的提高了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活性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容器储能器件以及其他电极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任何可再生或可循环的有机质,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的所有有机质,具有价格低廉、来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部分海洋生物在水质污染较严重的时候就会疯狂繁殖、生长,需要由人力来打捞,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浒苔为例,浒苔属绿藻纲,石莼科藻类植物,由单层细胞组成,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海洋中。正常情况下与菌类一起共同保持着自然水体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盐、水质的清洁与污浊、上下游食物链等海洋生态平衡。浒苔本身无毒,但是由于人类社会污水的肆意排放、海水养殖业使用饲料无度以及全球变暖、海水升温等因素导致浒苔大规模爆发,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多次绿潮灾害。从2008年6月开始,大量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域票一直青岛附近海域,青岛近海海域及沿岸遭遇了突如其来、历史罕见的浒苔自然灾害。到目前为止,青岛已经连续多年遭遇大规模浒苔登陆。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阻塞航道,同时浒苔大量堆积后腐烂繁殖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散发恶臭气味,同时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旅游业发展。据了解,仅青岛市每年打捞浒苔就近百万吨之多。如何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浒苔,将浒苔变废为宝是拯救海洋生态环境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碳材料因为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延展性、丰富的孔结构以及比表面积可调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使用传统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方法制造的活性炭,比表面积相对较小,孔分布较少,极大限制了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发展。因此,由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制备高比表面积、孔隙发达的碳材料成为研究热点。
公开号为CN106477574A、CN104167301B、CN106744784B、CN10840001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些利用浒苔制备碳材料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碳化活化过程,保留浒苔纤维原管状结构的基础上,在浒苔管壁上形成大量的微孔与介孔,制备得到基于浒苔的多孔碳材料,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及孔隙率。
但是,上述方法所采用的活化剂均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盐酸、磷酸等,其造孔能力有限,最终得到的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不能满足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提高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浒苔洗涤并烘干得到碳源;
(2)将步骤(1)中所得的碳源与过氧化氢混合活化,得到碳材料前驱体;
(3)将步骤(2)中所得的碳材料前驱体在惰性环境中碳化后制得浒苔活性炭材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烘干温度为60-12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碳源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2-20: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活化温度为100-150℃,活化时间为1-3h。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900℃的碳化温度,保持1-3h,然后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