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微镜影像扫描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584.7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亮;张志龙;潘红九;郭灵犀;张鹏宇;王振峰;郑宇;商学谦;薛凯;纪祖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1/00 | 分类号: | G02B21/00;G02B21/32;G02B21/34;G02B2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镜 影像 扫描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显微镜影像扫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控制显微镜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测物体的图像,并控制显微镜的载物装置夹持所述待测物体沿第一方向平移预设第一长度;
步骤2,重复执行步骤1,直至达到预设第一平移次数;
步骤3,控制所述显微镜的载物装置夹持所述待测物体旋转预设角度;
步骤4,控制显微镜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测物体的图像,并控制所述载物装置夹持所述待测物体沿第二方向平移预设第二长度;
步骤5,重复执行步骤4,直至达到预设第二平移次数;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待测物体的当前采集区域指向待采集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采集待测物体的图像,包括:
在当前所述待测物体所处位置下对所述显微镜进行对焦;
采集当前采集通道下的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
切换采集通道,分别采集不同采集通道下的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
其中,所述不同采集通道之间,照射所述待测物体的光源以及所述光源对应的滤光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所述待测物体所处位置下对所述显微镜进行对焦,包括:
控制载物装置携带待测物体在预先确定的图像清晰经验范围内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待测物体,获取每个焦平面上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所述y轴为垂直于显微镜焦平面的方向;
根据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确定所要从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中截取的所述待测物体的经验区域图像;
根据所述待测物体的经验区域图像计算反差值;
根据反差值最大的位置将显微镜焦点置于该位置焦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采集通道,分别采集不同采集通道下的所述待测物体的图像时对所述显微镜进行对焦,包括:
确定切换前的采集通道下所述显微镜对焦时显微镜载物装置的位置;
根据所述切换前的采集通道下所述显微镜对焦时显微镜载物装置的位置、以及预先计算得到的切换后的采集通道下对焦时所述显微镜的载物装置的经验值,计算所述切换后的采集通道下所述显微镜对焦时显微镜载物装置的移动距离并确定移动方向;
根据所述移动距离控制所述显微镜的载物装置沿所述移动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采集通道下对焦时所述显微镜的载物装置的经验值,具体根据所述采集通道下的激发光波长以及物镜折射率计算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体为圆柱型物体,所述待测物体的侧面为曲面,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侧面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体为医疗探针,所述医疗探针上吸附有染色细胞,所述染色细胞上染有荧光物质;所述显微镜为荧光显微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步骤6,重复执行步骤3,直至达到预设次数或预设旋转总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载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载物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发光装置、光学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其中,所述载物装置用于夹持所述待测物体,位于光学装置的载物侧;发光装置位于光学装置的光源侧,与光学装置的光源接口对应,用于将待测物体的影像映射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上;所述光学装置内设置有透镜和滤光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光学装置的成像侧,与所述光学装置的图像采集接口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5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右拉链盖布组合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链路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车辆分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