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挡操作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2920.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济荣;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操作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操作结构,包括第二操纵杆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端面为锯齿状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车架上,所述第一定位板中部翻折形成铰接板,所述第二操纵杆通过铰接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一侧,所述第二操纵杆上还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车架上空档处设有缺口,第一弹簧使得第二操纵杆始终向第一定位板靠拢,并在空档处卡入缺口,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部铰接有与整体式液压传动装置相连的第三连杆。本发明的结构档位更加清晰,且在空档时设有限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插秧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挡操作结构。
背景技术
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水稻插秧机有不同的分类,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按动力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按分秧和插秧机构的运动特征可分为纵分滚动直插式、纵分摆动直插式和横分摆动直插式;水稻插秧机可分为步行水稻插秧机、机动水稻插秧机、高速水稻插秧机。各种插秧机栽插部分的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机由秧箱、分插秧机构、机架和浮体等组成,自走式机动插秧机还设有动力驱动、行走装置、送秧机构等部分。水稻插秧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农艺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轨迹回至秧箱取秧。
现有插秧机采用无级变速,且换档机构一般平滑移动,档位不太清晰明确,对操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换挡机构在空档时也没有任何限位装置,容易产生误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操作结构,该结构档位更加清晰,且在空档时设有限位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换挡操作结构,包括第二操纵杆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端面为锯齿状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车架上,所述第一定位板中部翻折形成铰接板,所述第二操纵杆通过铰接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一侧,所述第二操纵杆上还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车架上空档处设有缺口,第一弹簧使得第二操纵杆始终向第一定位板靠拢,并在空档处卡入缺口,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部铰接有与整体式液压传动装置相连的第三连杆。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位于第二操纵杆一侧的第一操纵杆,所述第一操纵杆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并通过第一连杆转动设置在车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过渡板铰接有与变速箱相连的第二连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操纵杆、第二操纵杆的顶部均固定有便于抓取的把手。
本发明的第二操纵杆上固定有上端面为锯齿状的第一定位板,定位板的锯齿面与车架形成限位,可以根据锯齿移动的格数对换挡进行量化,整体操作更加简便,另外第二操纵杆与定位板之间设有弹簧,使得第二操纵杆始终向第一定位板靠拢,当第二操纵杆位于空档时便能卡入缺口中,保持限位,防止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换挡操作机构的一个角度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换挡操作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2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