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叶黄素成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2340.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9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于桂芳;胡宝玲;胡军华;闫显光;王婧;胡晗绯;韦迎春;王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苏捷;姚志远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叶黄素 成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叶黄素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中,色谱条件包括:以YMC Carotenoid C30为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A,甲基叔丁基醚为流动相B;洗脱程序为0min~30min、0%~50%B,30min~40min、50%B;所述甲醇/水的比例为88~100:12~0。本发明包括以高活性成分全反式叶黄素为检测指标,可以更真实有效地评价叶黄素类产品的质量,所用的色谱条件可以实现全反式叶黄素及其主要的顺式异构体及同分异构体的有效分离,而且还能对全反式叶黄素进行准确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种测定叶黄素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叶黄素(lutein)是一种属于类胡萝卜素的黄色物质,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在人体内,存在于血浆和眼睛的黄斑区,能够大量吸收蓝光,避免视网膜的光氧化损伤,同时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视神经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保健食品、食品及药品中。叶黄素的分子结构因具有多个共轭双键结构,易受光、氧、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在理论上可以存在多个异构体,包括顺式异构及其同分异构玉米黄质等。
在生物体内,不同异构体的生物活性不同,反式构象的生物活性也较顺式构象高很多,导致其生物学功能或效价差异显著,一旦叶黄素在制备和应用的过程中受到光照、加热、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则不可避免地影响以叶黄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产品的质量。目前很少有人监测在叶黄素提取、制剂过程中顺式异构体的变化,特别是以叶黄素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及食品普遍以总叶黄素含量的高低来评价产品的质量,使得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有的国家标准以纯度为总叶黄素含量的对照品,以反式叶黄素及其顺式异构体及同分异构体的总和作为定量指标,并且反式叶黄素及其顺式异构体及同分异构体未得到理想的分离,见图1,在其异构化的标准溶液的色谱图中,只可见三个色谱峰,并未见理论上存在或有关文献的多个顺式异构体及同分异构体,使得现有方法对叶黄素质量监控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如此,标准中该供试品制备方法相当繁琐,因而增加了叶黄素质量控制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以叶黄素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食品、药品及叶黄素原料中全反式叶黄素及异构体的定性或定量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定叶黄素成分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中,色谱条件包括:以YMC Carotenoid C30为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A,甲基叔丁基醚为流动相B;洗脱程序为0min~30min、0%~50%B,30min~40min、50%B;所述甲醇/水的比例为88~100:12~0。
优选地,甲醇/水的比例为92~100:8~0;更优选地,甲醇/水的比例为95:5。
进一步地,所述流动相A和/或所述流动相B中包含2,6-二叔丁基对甲酚。
优选地,所述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浓度为0.1%。
进一步地,所述色谱条件包括:流速为0.7mL/min~1.1mL/min;柱温25℃~40℃。
进一步地,前述测定叶黄素成分的方法中,色谱条件包括:以规格为250mm×4.6mm,5μm的YMC Carotenoid C30为色谱柱;以含0.1%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比例为95:5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甲基叔丁基醚为流动相B,洗脱程序为0min~30min、0%~50%B,30min~40min、50%B;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445nm。
可选地,如前所述叶黄素成分包括但不限于全反式叶黄素。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检测叶黄素原料(如:叶黄素微粒)或含叶黄素的样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叶黄素微粒或含叶黄素的样品研细,取粉末置于容量瓶中,加入水,于室温下超声处理,再加入含BHT的无水乙醇,超声处理,冷却至室温,定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2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ini托管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最优网络结构的网络社团发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