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1518.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振;薛正利;许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赛妮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33239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精纺 纯羊绒 高支纱 制备 原料成本 原纱强力 制造过程 质量稳定 断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发明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具备如下优势:①质量稳定:原纱强力高,制造过程中不易断头;②纱支高:可以纺到96Nm;③选用的原料中长为34mm,对原料的要求有所降低,原料成本也相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服装质量和外观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多元化,精梳毛纺面料也逐步向“舒适化”和“轻薄化”发展,尤其是广大的女性消费者对美的执着追求,时尚新颖、性感个性,既要保暖又要展现出女性婀娜的身姿。
受设备工艺限制,传统的羊绒纺纱一直采用粗梳纺纱系统,而且对原料要求高,纤维长度在34mm以上,可以纺制26N左右。为了突破局限性,充分发挥羊绒的性能特点,半精纺采用中长45mm以上,细度15.5μm的羊绒纤维在环锭纺纱机上产出了60Nm的高支纱。近年来,我国纺纱工艺水平已经很大提高,许多厂家都具备了自行生产高支纱的能力,但是纺纱支数都不超过60Nm。
在当今国内外纺织业发展的形式下,已经不允许企业继续走低价格、低品质的粗放型路线,要积极以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去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消费要求。生产过程中利用创新的工艺,生产出高品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半精纺产品对半精纺的产品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具备如下优势:①质量稳定:原纱强力高,制造过程中不易断头;②纱支高:可以纺到96Nm;③选用的原料中长为34mm,对原料的要求有所降低,原料成本也相应成本低。本发明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制成的织物,其织物轻薄、手感蓬松柔软,美观活泼、风格清新,既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优选地,所述半精纺纯羊绒高支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和毛闷毛:将经过染色的羊绒原料经和毛机开松后,添加13%的宁柏迪抗静电剂和87%的温水的混合液,闷仓24小时以上,让抗静电剂充分渗透吸收,达到均衡的所需回潮率;其中,羊绒的长度为33.5~35.5毫米,含短率为14.9%;羊绒的平均细度为15.5微米,PVA的纤维平均长度为38毫米,细度为2.2dtex;
(2)纤维混合:将闷仓养生后的羊绒用和毛机开松后与开松机单独开松后的PVA充分混合,用和毛机开松两遍,闷仓养生时间必须24小时以上,让抗静电剂充分渗透吸收;为了使两种纤维混合均匀,一定要严格按照和毛要求如“横铺竖取”方法去操作,减少和毛不匀造成混合不匀等纱线疵点;和毛是关键工序,和毛开松后原料处于松散状态,要求和毛前原料要先开松一遍;
(3)梳棉:将经过和毛机混合均匀的羊绒、PVA通过半精纺梳棉机将混合和好后的纤维进行梳理成条,由于半精纺工艺流程中没有精梳,且羊绒纤维中长度离散大,短纤维含量较高,在纺制工艺处理不当时易造成纤维损伤,在然后的牵伸过程,对短纤维失去应有控制易造成毛粒,绒的强力小,也易断成超短纤维而掉绒,所以梳理及牵伸都应注意力度,不应过大;刺辊速度0~680r/min,加长给棉板有效梳理长度27.5mm,同时适当放大锡林-盖板隔距到0.15mm,加快盖板速度至240mm/min等工艺措施减少纤维损伤,此外要增大针布角度到85°,以利纤维好转移,减少绒条毛粒产生;刺辊与给棉板的距离适当放宽控制在13英丝,梳棉出条定量16±1克/5米;锡林转速235~250r/min,道夫转速16~17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赛妮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赛妮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