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可靠性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1215.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1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梅;胡婷;熊伟;王多洋;刘鹏程;盛佳香;陈云;陈希明;王梦雨;徐观;苏建;陈熔;林慧英;张立斌;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10 | 分类号: | G01M17/10 |
代理公司: | 22212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锁紧 轨距轮 旋转驱动组件 变轨距机构 摩擦轮驱动 配套组件 驱动组件 龙门架 作动器 轨距 承载 可靠性分析 疲劳可靠性 周期性循环 电机驱动 功能测试 功能检测 轨距变换 凸轮控制 凸轮行程 凸轮旋转 轴向位移 轴向移动 控制轮 试验台 可变 变轨 对轮 卸载 车轮 指令 试验 支撑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包括承载龙门架、解锁锁紧配套组件、轮对旋转驱动组件、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和基座;所述的承载龙门架对可变轨距轮对进行支撑和定位,并且使轮对卸载,通过电机驱动解锁锁紧配套组件上的凸轮旋转,进而使轮对的变轨距机构根据凸轮行程变化对轮对进行解锁或锁紧,轮对旋转驱动组件的摩擦轮驱动轮对旋转,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的作动器根据指令推动或拉动车轮沿轴向移动,最终实现轨距变换。本发明通过凸轮控制轮对的解锁或锁紧,摩擦轮驱动轮对旋转,作动器控制轮对的轴向位移,进行周期性循环试验,为研究变轨距轮对的变轨距机构功能测试和可靠性分析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结构测试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可靠性试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铁路运输日益成为亚欧大陆最主要的陆上贸易通道之一,我国与沿线各国区域合作日益密切,但由于各国采用不同的轨距制式,极大地限制了国际联运的开展,为解决轨距不同区间直通运行的问题,可变轨距轮对技术随之出现并且快速发展。
为了使生产后的变轨距转向架在实际运行时能够顺利完成变轨,在实车装配之前必须检测其轮对的变轨距机构能否实现变轨功能,并通过循环试验检测其疲劳可靠性,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实用性较低,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可靠性试验台,采用内凸轮机构实现轮对的解锁或锁紧,摩擦轮驱动变轨距轮对旋转,作动器驱动移动平台及其上零部件做轴向平移进而驱动车轮移动进行变轨距,本发明能够使变轨距轮对在旋转状态下进行轨距变换,试验更加接近实际状况且结构简单,为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和循环工作条件下的疲劳可靠性测试提供基础平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可靠性试验台,采用电机驱动摩擦轮旋转,进而驱动变轨距轮对转动,模拟车辆实际道路运行状态,另一个电机驱动凸轮旋转,凸轮的行程变化驱动解锁锁紧机构实现车轮解锁或锁紧,同时,作动器驱动移动平台及其上零部件做轴向运动进而驱动车轮进行变轮距,最终使轮对在运转状态下进行轨距变换,并且通过循环试验完成解锁锁紧机构和变轨距轮对的解锁锁止和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寿命试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包括:承载龙门架1、解锁锁紧配套组件2、轮对旋转驱动组件3、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4和基座5;所述的承载龙门架1对可变轨距轮对进行支撑和定位,使轮对卸载;所述的解锁锁紧配套组件2对可变轨距轮对进行解锁或锁紧;所述的轮对旋转驱动组件3采用摩擦轮驱动轮对旋转,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4使作动器根据指令推动或拉动车轮沿轴向移动,最终实现轨距变换;所述的承载龙门架1、解锁锁紧配套组件2和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4通过螺栓对称布置安装在基座5的T型槽内,便于调整位置。
所述的承载龙门架1包括:立柱1-1、支撑梁1-2和定位凸台1-3;所述的两个承载龙门架沿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的立柱1-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5上;所述的支撑梁1-2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1-1上;所述的定位凸台1-3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梁1-2上,主要包括承载靴支撑面1-3-1和下轴箱定位槽1-3-2,轮对安装时其承载靴下表面与承载靴支撑面1-3-1接触,轮对的下轴箱壳体下部凸块安装在下轴箱定位槽1-3-2内;所述的承载龙门架1的纵向跨度能够保证轮对旋转驱动组件3和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4作轴向运动时不与其发生干涉;所述的承载龙门架1主要是固定和支撑可变轨距轮对,使得轮对卸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车组走行部五层综合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车轮及轮轴弯曲疲劳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