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大规模SLAM的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1085.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6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武;杨文婧;吴慧超;陈伯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8 | 分类号: | G01C21/28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王文惠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大规模 slam 传感器 融合 数据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规模SLAM的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管理方法。目的是面向大规模环境下,提升SLAM的精度、鲁棒性、数据存取效率。技术方案是:首先利用视觉、惯性测量单元、里程计等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形成优势互补,增强SLAM框架中的线性图优化环节;并提出一种数据管理机制,其能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取机以支撑SLAM系统的实时性;基于上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与数据管理机制,采取集中式拓扑架构,由n个机器人节点和一台服务器构成协同SLAM系统,有效应对未知的大规模环境下探索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向大规模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管理方法,目的是面向大规模环境下,提升SLAM的精度、鲁棒性、数据存取效率。基于上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与数据管理机制,采取集中式拓扑架构,由n个机器人节点和一台服务器构成协同SLAM系统,有效应对未知的大规模环境下探索任务。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主定位正逐渐成为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机器人要在户外独立完成被指派的具体任务,自主定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小范围环境下的定位已不能满足当前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和场景。
面向大规模SLAM的应用场景下,若仅使用惯性测量单元或里程计,系统运行时间越长,累计误差就越大;而仅基于机器视觉又无法适应光照不足或出现遮挡的情况,那么,融合多种传感器的信息对于提高SLAM的精度和鲁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闭环检测是视觉SLAM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用以消除机器人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累计误差。但该环节严重依赖建图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历史数据,且目前已有的视觉SLAM系统均采取将这些建图所需的关键帧数据存储在内存资源中的做法,并未提供对大规模环境有建图需求的应用场景的方案支撑,随着建图的规模增大,内存资源将损耗殆尽。因此,为了降低SLAM运行过程中的大量内存资源消耗,支撑SLAM闭环检测模块的实时性,提出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存取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面向大规模SLAM的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管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采取集中式拓扑架构,主要由n个机器人节点和一台服务器构成,其中每个机器人都是相对独立的客户端,且独立运行基于VINS-Mono改进的SLAM框架,机器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先由机器人将自身获取的关键帧数据发往服务器,再由服务器完成多机器人间的位姿图融合与坐标转换操作,以此实现多机器人协同SLAM。
本发明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每台机器人独立运行基于VINS-Mono改进的SLAM框架;
其中,改进的VINS-Mono具体步骤如下:
1.1测量处理前端,保留基于视觉的检测跟踪、IMU预积分,并新增里程计原始数据接收与缓存,增加三种传感器信息的数据对齐处理;
1.1.1接收图像,提取Harris角点,利用金字塔光流跟踪相邻帧,通过RANSAC去除异常点,进一步计算得到相机归一化平面下的特征点云,然后缓存特征点云数据;
1.1.2接收缓存IMU的数据,并进行预积分;
1.1.3接收缓存里程计数据;
1.1.4完成特征点云、IMU、里程计的数据对齐,保证相邻的特征点数据帧之间有完整的IMU数据,且每帧特征点数据帧能对应一条时间戳临近的里程计的数据,两者时间戳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detal_t;
1.2非线性图优化,保留原有的视觉信息、IMU预积分信息,并新增里程计信息,通过三种信息联合优化求解滑窗内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1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