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d(II)-NHC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8380.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丁茯;邓彦;孙亚光;阎平轩;赵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7F15/00;C07C1/26;C07C1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 ii nhc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suzuki miyaura 反应 中的 应用 | ||
Pd(II)‑NHC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涉及一种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Pd(II)‑氮杂环卡宾(Pd(II)‑NHC)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Suzuki‑Miyaur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的两种Pd(II)‑NHC催化剂均以K2PdCl4为前体,配体H2L1,H2L2分别以二(1‑咪唑基)甲烷与N‑(2‑氯苯基)乙酰胺以及N‑(2‑氯‑(2,6‑二异丙基))乙酰胺反应缩合而得,通过分步合成法制得催化剂Pd‑(H2L1),Pd‑(H2L2)。两种新颖的催化剂结构明确,对水和空气稳定;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反应中的应用,特别是涉及Pd(II)-NHC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氮杂环卡宾(NHC)由于其与过渡金属之间极强的络合能力,使其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非常好的稳定性,甚至在有水、有氧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且反应条件温和,因此氮杂环卡宾金属催化剂是催化剂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新型氮杂卡宾被逐渐合成出来,NHC金属催化剂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不但在很多传统催化反应中表现突出,在环合反应、氟化反应和极性反转等反应中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过渡金属钯是经典的催化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氧化、偶联、烯烃复分解等反应,多年来一直是催化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钯催化的氧化反应、氧化脱氢形成的C-O,C-N,C-C键的反应,以及C-C键键裂产生的开环反应在杂环化学、药物合成、天然产物的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Suzuki-Miyaura反应(铃木-宫浦反应)是有机偶联反应,零价钯催化剂催化下,芳基或烯基硼酸或硼酸酯与氯、溴、碘代芳烃或烯烃发生交叉偶联。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用途广,具有较强的底物适应性及官能团容忍性,常用于合成多烯烃、苯乙烯和联苯的衍生物,从而应用于众多天然产物、有机材料的合成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Pd(II)-NHC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配位化学,即金属有机催化剂制备及其应用,两种钯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结构稳定;在催化醇氧化过程中,优化反应条件后,催化活性好;该催化剂作用下,芳基或烯基硼酸或硼酸酯与氯,溴,碘代芳烃或烯烃发生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过程无论是在有机合成、精细化工或是在医药工业中都是一个重要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Pd(II)-NHC催化剂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两种Pd(II)-NHC催化剂配合物都是以K2PdCl4为前体,配体H2L1,H2L2分别以二(1-咪唑基)甲烷与N-(2-氯苯基)乙酰胺以及N-(2-氯-(2,6-二异丙基))乙酰胺反应缩合而得,通过分步合成法制得催化剂Pd- (H2L1),Pd-(H2L2);所制备的两种Pd(II)-NHC催化剂的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
两种Pd(II)-NHC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a)制备二(1-咪唑基)甲烷化合物
称取NaOH固体溶于乙腈溶液,升温至60℃,缓慢加入咪唑,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二溴甲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0℃,回流反应3h;
b)制备N-(2-氯苯基)乙酰胺化合物
称取苯胺溶于DCM溶液中,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加入氯乙酰
氯,室温下搅拌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