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功能性羽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7136.2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效华;刘彦明;刘洁;黄效谦;甄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9/00 | 分类号: | D06M19/00 |
代理公司: | 37205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提取物 羽绒 制备 植物功能性 破碎 微处理 超细 抗菌效果 海藻 草珊瑚 处理液 甲壳素 蓬松度 种植物 薰衣草 艾草 加水 缬草 冷冻 停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功能性羽绒及制备方法,所述植物功能性羽绒中含有植物提取物0.1‑1.5%,植物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艾草、草珊瑚、薰衣草、缬草、甲壳素、海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方法包括表面微处理、超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和植物功能性羽绒的制备,所述表面微处理,处理液浓度为1.2‑2.0wt%,恒温23℃,处理时间15‑20min;所述超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加水冷冻5h后破碎:破碎速度为6000rpm,总破碎时间为15s,破碎3‑5s停顿1‑2s;本发明的植物功能性羽绒,蓬松度为597‑604cm3,提高了6.53‑4.55%,植物提取物利用率为64.3‑68.0%,抗菌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改性领域,涉及一种植物功能性羽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纤维具有轻、薄、柔软等天然性能,羽绒制品保暖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的应用,例如羽绒服、羽绒被等,是人们在寒冬中的重要御寒材料,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
公开号为CN110117905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多金属盐处理羽绒得到高蓬松度羽绒的方法,采用碱式硫酸锆对氧化预处理之后的羽绒进行第一次交联处理,再用碱式硫酸铝对第一次交联处理的羽绒进行第二次交联处理制得高蓬松度羽绒;工艺复杂,碱式硫酸锆和碱式硫酸铝的量难控制,反应难以充分,势必造成原料的浪费。
申请号为CN201910450325.2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羽毛羽绒表面修饰方法,采用离子液体和溴化锂-植酸复合溶液两步联合工艺对羽绒集合体进行表面修饰:离子液体作用于类脂物质和二硫键,溴化锂-植酸复合溶液作用于表层蛋白质的刻蚀,扩展表面积,破坏了羽绒表面的菱节和刺状赘生物,蓬松度下降,保暖性能下降,同时亲水性能提升,拒水性下降,不能防水。
公告号为106978732B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废弃羽毛的表面亲水性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废弃羽毛纤维洗净后,浸于溶解有还原剂和保护剂的水溶液中震摇,再加入改性剂和分散剂震摇。改性后羽毛的亲水性能提升,吸水倍率高,拒水性能下降,诣在将羽毛经过改性成具有特殊浸润性材料。
对羽绒改性的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1)改性后羽绒的蓬松度下降,导致保暖性能下降;(2)植物改性后的羽绒,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利用度低,改性后的羽绒上几乎检测不到植物提取物成分;(3)改性后的羽绒,拒水性能不能提升;(4)植物改性后的羽绒,抗菌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植物功能性羽绒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本发明的植物功能性羽绒,蓬松度有显著提升;
(2)本发明的植物功能性羽绒的制备方法,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利用度高;
(3)本发明的植物功能性羽绒,拒水性能提升;
(4)本发明的植物功能性羽绒,抗菌效果显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植物功能性羽绒,所述植物功能性羽绒中含有植物提取物0.1-1.5%。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艾草、草珊瑚、薰衣草、缬草、甲壳素、海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所述植物功能性羽绒,蓬松度为597-604cm3,蓬松度提高了6.53-4.5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功能性羽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表面微处理、超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植物功能性羽绒初品的制备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