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矿物拉曼参数对胶东金矿床热液蚀变分带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6306.5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昊;姚畅;李圻;张刚阳;池国祥;徐争启;李娜;晏文权;聂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钟玉巧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矿物 参数 胶东 金矿 热液 分带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矿物拉曼参数对胶东金矿床热液蚀变分带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拉曼光谱扫描;S2、对各深度的待测矿物样品进行测试,测出Ag相关的拉曼参数,对每个深度的待测矿物样品,取其拉曼位移和FWHM中位数作出这两个参数关于深度的笛卡尔坐标系曲线;S3、通过矿物样品的Ag的拉曼位移关于深度的曲线来分析矿物所处蚀变带形成压力高低变化,通过矿物Ag的FWHM关于深度的曲线来分析矿物所处蚀变带形成温度差异。本发明只需要找准所测点即可进行准确识别,其操作简单;且数据解译时间段,测试速度快;拉曼光谱特征信号较强,信噪比高,特异性强,能够提高识别准确率,减少误识别。
技术领域
利用矿物拉曼参数对胶东金矿床热液蚀变分带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胶东金矿床热液蚀变的分带,目前主要是根据岩相学观察矿物组合来分析,该方法具有准备工作繁琐,且矿物组合相互穿插、且易受到后期流体的干扰等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快速定性,结果可靠的新型技术方式。
黄铁矿是铁的常见硫化物。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浅铜黄色,表面常具黄褐色锖色。条痕绿黑或褐黑。强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极不完全。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同时黄铁矿是金矿床中重要的载金矿物,它和金矿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黄铁矿开展矿物学研究可以提供大量金矿成因和找矿信息,所以对于黄铁矿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前期形成的蚀变带会受到后期流体作用和蚀变的影响,而难以区分蚀变带在变化之前的矿物组合类型。而黄铁矿作为一种贯通矿物,不易受到后期热液作用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黄铁矿形成温压不同来识别蚀变带。所以可以利用黄铁矿拉曼参数对胶东金矿床热液蚀变分带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矿物拉曼参数对胶东金矿床热液蚀变分带进行识别的方法,只需要找准所测点即可进行准确识别,其操作简单;且数据解译时间段,测试速度快;拉曼光谱特征信号较强,信噪比高,特异性强,能够提高识别准确率,减少误识别。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利用矿物拉曼参数对胶东金矿床热液蚀变分带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拉曼光谱扫描:采用532nm波长的入射光源对各深度的待测矿物样品进行扫描,获得各待测矿物样品含拉曼特征峰的光谱图;
S2、对各深度的待测矿物样品进行测试,测出Ag相关的拉曼参数,对每个深度的待测矿物样品,作出其拉曼位移和FWHM中位数这两个参数关于深度的笛卡尔坐标系曲线;
S3、通过矿物样品的Ag的拉曼位移关于深度的曲线来分析矿物所处蚀变带形成压力高低变化,通过矿物Ag的FWHM关于深度的曲线来分析矿物所处蚀变带形成温度差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采用法国HORIBA JOBIN YVON公司生产的LabRAM HREvolution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待测矿物样品进行扫描,光谱分辨率为0.65cm-1,光谱仪焦长800mm,采用532nm的Ar+激光,50倍Leica物镜,扫描范围为200~1000-1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当Ag拉曼位移增大时,表明矿物所处蚀变带形成的压力变高;若FWHM越高,表明矿物的有序度越低,结晶度越好,则矿物形成温度越高。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矿物需满足以下三个黄铁矿识别的特征波峰段:在343cm-1位移上的Fe-[S2]2-变形振动,简称Eg;在379cm-1位移上的Fe-[S2]2-伸缩振动,简称Ag;在430cm-1位移上的S—S伸缩振动,简称Tg;并且岩相学和显微镜观察未出现任何相变过程以及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6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