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5154.7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红;高斌;胡齐更;邱双林;石建峰;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21/00 | 分类号: | D06C21/00;D06B1/02;D06B23/2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42223 襄阳市襄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富维;罗绍军 |
地址: | 441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控制器 喷头 排水管 增压水泵 电磁阀 集水箱 接水槽 水箱 缩机 操作显示屏 电动调节阀 压力传感器 给湿装置 水管连接 布料夹 两侧壁 下压辊 辊轴 进布 喷雾 下端 压辊 自来水 | ||
一种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别装在水箱的两侧壁上;在第二水管上依次装有Y型过滤器、增压水泵、电动调节阀、PLC程序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第二水管另一端与第三水管连接,分别将第四水管的两端连接在第三水管和电磁阀上,安装有喷头的第六水管装在第五水管的下端;预缩机上下压辊分别装在喷头下面接水槽内的辊轴上,将布料夹装在预缩机的上下压辊之间;第一排水管两端与接水槽和集水箱连接,第二排水管两端接在集水箱和水箱底部;将第一导线两端接在操作显示屏与PLC程序控制器上,第二导线两端连在接控制器和增压水泵上,第三导线的两端与控制器和第四导线相连接,第五导线两端连接在电磁阀和第四导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缩机进布给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预缩机进布布面需要给湿,使布面含有一定的湿度,以保证预缩要求。然而现有的预给湿均是普遍采用将蒸汽喷头直接喷施于直线传送的布料。这种方式不仅无法做到给湿均匀,而且还会对水蒸气造成很大的浪费,由于蒸汽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升高,不利于节能降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该装置安装在预缩机进布端,将自来形成水喷雾状喷洒在布面上,代替蒸汽给湿,既能达到给湿效果,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包括水管、水箱、浮球自动给水阀、过滤网、出水管、Y型过滤器、增压水泵、电动调节阀、显示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喷头安装管、喷头,托辊、布料和PLC程序控制器。
所述的一种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在水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管(进水),第一水管(进水)通过管接头与水箱内的浮球自动给水阀连接,在水箱内的右侧安装有过滤网;在水箱的另一侧通过管接头与第二管(出水)的一端连接,第二水管(出水)上依次分别安装有Y型过滤器、增压水泵、电动调节阀、PLC程序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第二管(出水)的另一端与第三水管连接,分别将第四水管的上端连接在第三水管上,电磁阀进水孔分别安装在第四水管的下端,分别将第五水管的上端装在电磁阀的下端管口上,安装有喷头的第六水管装在第五水管的下端;喷头的下面设有接水槽,预缩机上下压辊分别安装在接水槽内辊轴上,将布料夹装在缩机上下压辊之间;
在接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与集水箱的进水管口相连接,第二水管两端分别与集水箱出水口和水箱底部的进水口连接, 过滤器安装在第二水管上;
所述的导线:用第一导线将操作显示屏与PLC程序控制器相互连接,将第二导线两端分别连接PLC程序控制器和增压水泵上,第三导线的两端分别与PLC程序控制器和第四导线相连接,第五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磁阀和第三导线上。
本发明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采用PLC程序控制器在操作显示屏上进行编程,实施对增压水泵、电动调节阀和电磁阀的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预缩机进布自来水喷雾给湿装置,通过PLC程序控制器在操作显示屏上进行编程,实施对增压水泵、电动调节阀和电磁阀的控制。根据不同的布料加湿要求自动调节水压,实现了将自来形成水喷雾状喷洒在布面上,代替蒸汽给湿,既能达到替代蒸汽给湿效果,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对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过滤,并自动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