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4195.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安秀枝;李斐;李晓梦;焦荣惠;黄宇嵩;韩欢;张呈;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放电 深度 超限 诊断 恢复 测试 方法 | ||
一种卫星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测试方法,首先将电源控制器模拟器、蓄电池接口管理单元模拟器作为故障测试的地面模拟设备,以为测试提供故障触发条件的输入参数,并选择相应的服务保障设备作为卫星放电故障检测,然后对放电深度超限故障进行分类,分为整星2级故障、整星4级故障、并行故障、耦合故障,最后根据故障机理,分别制定各类故障对应的制造方案,完成卫星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测试。本发明利用模拟器修改电源管理软件判定的参数或者修改电源管理软件判定参数判据的方式实现对故障的模拟,减少了真实电池测试过程中的性能下降程度及使用风险,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测试风险,保证了卫星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蓄电池组是卫星重要的储能设备,是卫星在轨运行的生命保障系统之一。一旦发生故障,若不能及时检测或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卫星蓄电池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导致卫星出现灾难性后果。为了防止此事件的发生,卫星设计了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策略,其主要用于检测蓄电池组的放电深度,并将蓄电池组放电深度分为两个故障等级,在达到任一故障等级时均会及时报警。同时,卫星会根据故障等级,作出相应的故障处理。从而保障在发生故障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小对蓄电池组的损伤,延长卫星任务及减少任务中断的损失,优化燃料的消耗,保证卫星的寿命。卫星将卫星放电深度超限故障中的两个等级分别定义为整星2级故障和4级故障。在整星地面综合测试阶段,蓄电池组及卫星状态与在轨阶段存在差异,现有技术不能对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策略的正确性进行全面的验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地面测试阶段,利用部分模拟器替代整星设备,人为制造卫星在轨阶段放电深度超限故障,以达到验证蓄电池组放电深度超限后诊断和故障恢复逻辑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当前卫星地面测试过程中,卫星故障随机发生或不会发生,无法对蓄电池组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策略进行验证,更无法实现与其它分系统进行多层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的全面验证,提出一种可以根据需要使故障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发生的方法,实现对卫星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策略的全面验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卫星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源控制器模拟器、蓄电池接口管理单元模拟器作为故障测试的地面模拟设备,以为测试提供故障触发条件的输入参数,并选择相应的服务保障设备作为卫星放电故障检测;
(2)对放电深度超限故障进行分类,包括整星2级故障、整星4级故障、并行故障、耦合故障;
(3)根据故障机理,分别制定步骤(2)中故障对应的制造方案,完成卫星放电深度超限诊断与恢复测试。
所述的步骤(3)中故障对应的制造方法为利用在轨模拟试验系统修改卫星放电软件判定的参数或者修改卫星放点软件判定参数的判据,使故障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发生。
所述的步骤(2)中整星2级故障包括整星2级放电深度异常检测隔离恢复完成故障、整星2级放电深度异常检测完成隔离恢复中途退出故障,整星4级故障包括整星4级放电深度异常自主启动故障、整星4级放电深度异常遥控启动故障、整星4级放电深度异常阈值修改后自主启动故障、并行故障、耦合故障。
所述的整星2级放电深度异常检测隔离恢复完成故障是指卫星蓄电池组放电深度达到第一层警戒值时,卫星从开始检测直至故障逻辑处理完毕的故障,整星2级放电深度异常检测隔离恢复完成故障是指卫星蓄电池组放电深度达到第一层警戒值时,卫星开始检测且故障在中途消失,故障处理逻辑中途退出的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4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