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检测冻藏梭子蟹水分迁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0981.7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水兵;胡亚芹;余海霞;杨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磁共振 检测 梭子蟹 水分 迁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检测冻藏梭子蟹水分迁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进行低场核磁弛豫时间T2分析;记录测定的弛豫时间T2并建立散点图对数据进行分析。该技术方案使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横向弛豫时间T2,用来显示肌肉组织中不同的水分状态,低场核磁测定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说明水分的迁移、水分的自身扩散、有效的水分扩散、材料的结构和材料的特性等,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梭子蟹冻藏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及其对冻藏干耗和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发冻藏干耗控制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冻藏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检测冻藏梭子蟹水分迁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梭子蟹肉肥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由于梭子蟹的鲜活品存放时间不能太久,极易腐败变质,因此目前极大部分的梭子蟹都是直接冷冻成生制品进行出口销售。水分是海产品中含量最高且极重要的化学组分,海产品冷冻冻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分布和存在状态的差异会对其风味、质地、稳定性及货架期产生显著影响。有资料显示,冷冻梭子蟹主要损耗是因为在冻藏过程中水分损失严重,这种情况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水产企业尝试多种技术来降低梭子蟹冻藏损耗,但目前国内对冻藏干耗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干耗量和工艺条件的优化。
现今水分检测方法主要有近红外光谱法、微波测定法、电阻率成像法、计算机断层成像法、核磁共振(NMR)法等。传统的方法无法了解食品中水分的分布状态和水分的流动性信息,并且在测定过程中,加热等会导致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如蛋白质变性等,不能准确反映水分结合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水分检测方法的测定过程导致材料变化,不能准确反映水分结合特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检测冻藏梭子蟹水分迁移的方法,使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横向弛豫时间T2,用来显示肌肉组织中不同的水分状态,低场核磁测定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说明水分的迁移、水分的自身扩散、有效的水分扩散、材料的结构和材料的特性等,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梭子蟹冻藏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及其对冻藏干耗和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发冻藏干耗控制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水分存在状态及其迁移的变化表现在质子弛豫行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冻藏的梭子蟹空气室温解冻至常温,解冻时间2到4小时;依据梭子蟹的大小进行调整,确保梭子蟹完全解冻。
(2)低场核磁弛豫时间T2分析:将梭子蟹放入样品管中,用低场核磁共振仪进行低场核磁弛豫时间T2的测定。使用不同幅度CPMG脉冲序列测定梭子蟹的弛豫时间T2。
(3)记录测定的弛豫时间T2并建立散点图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散点图直观分析冻藏梭子蟹内部的水分比例及变化趋势。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的样品管直径为150mm。检测时以单只梭子蟹为单位进行试验。确保样品管能够将梭子蟹完全放入。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使用CPMG脉冲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