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双报告基因的菊花ACO基因过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0734.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云;雍成文;赵志刚;支添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66 |
代理公司: | 43113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菊花 表达载体 报告基因 质粒 基因 全长cDNA序列 过量表达 基因全长 碱基序列 全长序列 生长发育 生殖生长 研究应用 营养生长 荧光特征 组织化学 底物 同源 乙烯 种植 克隆 转化 | ||
一种含双报告基因的菊花ACO基因过表达载体,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命名为PBI1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双报告基因的菊花ACO基因过表达载体,同时涉及该过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它的结构十分简单,能够任意出入细胞膜。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该激素能调节植物器官的老化与脱落,还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并且在逆境胁迫和病原菌侵染条件下,植物中的乙烯合成量会增加,将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激活,可见乙烯是植物逆境胁迫中的重要激素。
ACC氧化酶(ACC oxidase,ACO),又称乙烯合成酶(ethylene-formingenzyme,EFE),是催化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的最后一步(即催化ACC生成乙烯)的关键酶,控制着乙烯的生成速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CO基因家族的特异表达,不论是在果实成熟和花器官发育过程,还是在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乙烯生物合成的调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如:Picton等应用反义RNA技术转移ACO基因,转基因番茄植株果实中乙烯比对照组下降了90%,在转色期采收的果实3个星期才能变红,而对照组只用7d,并且转基因果实一旦变红后,并不像正常果实过熟那么快,在室温条件下可放130d。Ayub等将反ACC氧化酶基因转入甜瓜中,也获得了与番茄类似的结果,果实中乙烯合成减少99.5%,成熟明显被推迟,果实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和耐储性。Savin等利用ACC氧化酶基因的反义RNA技术抑制康乃馨乙烯释放,从而延缓花瓣的衰老取得成功。此外,植物中有时还需要提高乙烯的含量,一个ACO的过表达构建是最合适的。如:在红花中,ACO1过表达可刺激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对油籽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ACO1在杨树中过表达会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进而导致木质部发育增加,抑制伸长生长,这是木材行业的理想特性。ACO基因是高度保守的,金勇丰等采用PCR和RT-PCR技术成功地从“玉露”桃基因组DNA、成熟果实、叶片伤诱导cDNA中扩增克隆出ACC氧化酶基因,该基因全长1288bp,编码319氨基酸,与番茄ACC氧化酶基因eth1、矮牵牛ACO1、康乃馨pSR12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3%、76.8%、74%。因此,ACO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基因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最为常用的2个报告基因,广泛应用于转基因、启动子分析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它们在使用上各有特点,在定性和定量研究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功能等方面各有优劣。报告基因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研究目的、性质以及分析方法上的可行性,但单个报告基因往往存在不足,植物分子生物学目前已重视多个报告基因的联合使用。如,GUS一般用来做植物组织定位,比如说根、茎、叶部位;GFP可以用来做亚细胞定位,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观察基因在细胞内哪些位置表达,比如说定位在线粒体、叶绿体、或者核内等等。为建立一个简单快速、可定性定量检测植物启动子活性的报告基因表达系统,融合GUS::GFP报告基因在不同植物中高效表达,其融合蛋白同时具有荧光特征和组织化学底物特征,弥补了单个GUS或GFP报告基因在研究应用上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学院,未经宜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