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06472.7 | 申请日: | 201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翀;张希;郭邦军;王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H02J7/00;H02J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供电 谐振 交流 加热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包括:
第一桥臂:包括由多个功率开关管构成的第一功率开关管组,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组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源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第二桥臂:包括由多个功率开关管构成的第二功率开关管组,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组的漏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源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第一谐振支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的中性点,另一端连接电池的中性点;
第二谐振支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中性点,另一端连接电池的中性点;
其中,所述第一桥臂中的功率开关管通过第一组互补PWM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桥臂中的功率开关管通过第二组互补PWM信号驱动;
所述方法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根据电池的标称电压以及第一谐振支路和第二谐振支路的元件参数,选择第一组互补PWM信号与第二组互补PWM信号的信号频率,使交流加热电流的幅值低于当前温度下电池最大容许充、放电电流;
根据第一谐振支路和第二谐振支路的谐振频率以及功率开关管的类型,调节开关频率,满足软开关特性;
根据电池是否与充电设备连接,产生一路逻辑信号,控制第一组互补PWM信号与第二组互补PWM信号的移相角,使电池连接充电设备与否两种状态下的两组互补PWM信号移相角不同;
在电池与充电设备连接状态下,所述逻辑信号为1,控制所述移相角为0°,电池加热能量由充电设备提供;在电池与充电设备非连接状态下,所述逻辑信号为0,控制所述移相角为180°,电池加热能量由电池本身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双路供电谐振式交流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功率开关管为IGBT管时,调节开关频率大于0.5倍谐振频率,实现零电流关断;在功率开关管为MOSFET管时,调节开关频率小于0.5倍谐振频率,实现零电压开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4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