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5168.0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5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贺刚强;郭军;曾诚;卢海华;梁剑锋;高伟;莫承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17/02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53003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支撑板主体 对称分布 支撑装置 施工 混凝土围堰 竖直支撑杆 施工工艺 水下施工 阵列分布 节能环保 生产效率 施工成本 施工工期 施工技术 水下作业 占用资源 卡合槽 支撑件 安全 入水 吊装 组装 陆地 监控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支撑装置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板,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主体,第一支撑板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竖直支撑杆,第一支撑板主体的两端均设有卡合槽,竖直支撑杆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件。本发明支撑装置通过水上进行组装后,吊装入水进行施工,减少水下作业,提高施工的安全;混凝土围堰的施工工艺将水下施工改变为陆地施工,从施工技术、安全角度考虑要比水下施工更易监控、更易控制施工质量、更安全;节约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施工简便、占用资源少、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具体是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国内河流湖泊分布广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经过河流湖泊,在贮水区内浇注建筑基础,围堰是一种常见的的水下施工方法,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现有技术中的围堰施工需要在水下对模板进行安装,水下施工操作难度大,不易控制,浇注质量难以控制,安全系数低,成本高工期长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支撑装置通过水上进行组装后,吊装入水进行施工,减少水下作业,提高施工的安全;混凝土围堰的施工工艺将水下施工改变为陆地施工,从施工技术、安全角度考虑要比水下施工更易监控、更易控制施工质量、更安全;节约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施工简便、占用资源少、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板,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主体,第一支撑板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竖直支撑杆,第一支撑板主体的两端均设有卡合槽,竖直支撑杆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对称分布的槽钢,相邻的支撑件之间设有水平支撑杆,槽钢的两端均垂直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一支撑板主体外,水平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孔,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孔。
所述第一支撑板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转动孔。
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支撑板主体,第二支撑板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加强筋。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踏板,踏板包括踏板主体,踏板主体的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转动轴,踏板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块。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旋转件,旋转件包括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设有限位块,另一端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与固定轴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支撑板主体卡合在卡合槽内。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支撑块与第一支撑板接触对踏板主体进行支撑,使得踏板主体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通过固定轴与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转动孔转动连接,通过螺纹杆与另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螺纹孔配合,通过转动旋转件调节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且对第二支撑板进行夹紧。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螺杆,转动螺杆将第二支撑板固定在卡合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