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唾头以及口腔皮瓣修复术后用电动吸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05009.0 | 申请日: | 201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任起辉;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C17/06 | 分类号: | A61C17/06;A61C17/08 |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唾头 以及 口腔 修复 术后 用电 动吸唾器 | ||
1.一种吸唾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N个呈L形状的吸唾叶片,吸唾叶片由颈杆和弧形叶片组成,弧形叶片的外弧面上设置有吸液层;
带动吸唾叶片转动的转轴,N个吸唾叶片沿转轴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吸唾叶片通过颈杆与转轴连接,颈杆与转轴之间相互垂直设置;
用于挤压吸液层的挤压壳,挤压壳具有可供吸唾叶片在转动过程中穿过的挤压腔,且挤压腔与吸液层接触的腔壁上开设有多个负压吸引孔;
所述挤压壳包括U形挤压嘴和导流杆,U形挤压嘴由上臂、下臂和侧臂构成,上臂与下臂之间形成挤压腔,U形挤压嘴的开口朝向吸唾叶片设置,其挤压腔位于弧形叶片的转动路径上,弧形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可穿过挤压腔,U形挤压嘴的上臂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负压吸引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唾头,其特征在于:N为3、6或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唾头,其特征在于:吸液层的材质为海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唾头,其特征在于:吸液层由多个海绵块组成,相邻海绵块之间均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唾头,其特征在于:侧臂上还设置有引流口,引流口以及负压吸引孔均与负压源连接。
6.一种口腔皮瓣修复术后用电动吸唾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吸唾头;
驱动吸唾头的转轴进行旋转的电机;
负压吸引组件;
患者手持进行吸唾操作的握杆,吸唾头设置在握杆的头端,电机设置在握杆的内部,握杆内还设置有吸引管,吸引管的一端与吸唾头的负压吸引孔连接,吸引管的另一端与负压吸引组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皮瓣修复术后用电动吸唾器,其特征在于:U形挤压嘴的侧臂上还设置有引流口,引流口以及负压吸引孔均与负压源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皮瓣修复术后用电动吸唾器,其特征在于:电机嵌设在握杆的前端,挤压壳通过其导流杆与握杆外壁连接,引流口以及负压吸引孔通过导流杆的内部通道与握杆的吸引管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皮瓣修复术后用电动吸唾器,其特征在于:挤压腔的尺寸由弧形叶片的进口至弧形叶片的出口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0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