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校位的球形铸件表面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01670.4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4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宗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辉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B24B47/22;B24B55/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 地址: | 238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球形 铸件 表面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校位的球形铸件表面打磨装置,属于打磨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对铸件自动校位,打磨时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支撑架和工作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工作台上表面一侧设有入料定位机构,工作台上表面另一侧设有排料定位机构,排料定位机构的下方设有排料口,工作台的正上方设有打磨机构安装座,打磨机构安装座上安装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支撑臂上,支撑臂的底部固定在工作台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球形压铸件多角度打磨,保证了球形压铸件表面的光滑度,同时还能够对球形压铸件进行夹持,并且分别对打磨机构和球形压铸件进行自动校准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校位的球形铸件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球形铸件在铸造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打磨,以去除其表面的毛刺,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当前的球形铸件打磨往往通过人工打磨或者球形铸件间相互摩擦以达到打磨的目的。但是,人工打磨速度慢,精度差,容易损坏工件。
中国专利CN209319510U公开了一种清洁铸造铸件用抛丸清理机,包括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表面包括有分管器,分管器的上表面与入料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分管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分管器的上表面均与入料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分管器的表面包括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与分管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的表面包括有操作箱,但是该装置不能对铸件自动校位,打磨时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自动校位的球形铸件表面打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校位的球形铸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工作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工作台上表面一侧设有入料定位机构,工作台上表面另一侧设有排料定位机构,排料定位机构的下方设有排料口,工作台的正上方设有打磨机构安装座,打磨机构安装座上安装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支撑臂上,支撑臂的底部固定在工作台上,以解决现有装置不能对铸件自动校位,打磨时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校位的球形铸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工作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工作台上表面一侧设有入料定位机构,工作台上表面另一侧设有排料定位机构,排料定位机构的下方设有排料口,工作台的正上方设有打磨机构安装座,打磨机构安装座上安装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支撑臂上,支撑臂的底部固定在工作台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打磨电机,第一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打磨机构安装座上,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板,水平横板上设有第二液压缸,水平横板的下方设有打磨电机,打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齿轮,打磨电机的侧壁通过螺栓与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水平横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对打磨电机限位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通过螺钉与水平横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入料定位机构包括下压板、伺服电机、第一螺纹杆和入料口,入料口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入料口的上表面设有竖直通槽,入料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下端贯穿竖直通槽,并且延伸至螺纹块内,螺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球形铸件的下压板,第一螺纹杆和螺纹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下压板的下表面安装有防滑套,防滑套的材质采用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排料定位机构包括移动板、铰接杆和限位板,移动板的下方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和移动板之间通过铰接杆交叉连接,铰接杆之间用过连接轴转动连接,铰接杆的底部与限位板滑动连接,铰接杆的顶部与移动板铰接,移动板的下方设有用调节移动板和限位板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转把、第二螺纹杆和内螺纹套筒,第二螺纹杆的上端通过轴承与移动板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套设有转把,第二螺纹杆的下部延伸至内螺纹套筒内,内螺纹套筒安装在内螺纹套筒安装座上,第二螺纹杆和内螺纹套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辉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辉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两端端口打磨工艺
- 下一篇:一种五轴数控去毛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