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质丝管状编织的低无缘互调金属网丝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609.X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笑;马小飞;蒋金华;张欣;郑士昆;崔兆云;魏冬;穆楠;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4C3/40 | 分类号: | D04C3/40;D04C1/02;D04C1/06 |
代理公司: | 11009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710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调 成型 金属网丝 纱线 编织 金属网 搭接 啮合 编织织物 齿轮传递 方向排列 方向取向 金属丝材 金属丝 携纱器 角状 制备 | ||
1.一种介质丝管状编织的低无缘互调金属网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缠满纱线的纱锭放置于携纱器(2)上,设置编织高度和编织点位置;
步骤二、使携纱器(2)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沿轨道盘(1)运动,形成管状编织物(6);
步骤三、使用牵拉机构将管状编织物(6)从编织点处沿牵拉方向移走,形成连续不断的管状编织金属网丝;
携纱器(2)运行的轨迹由轨道盘(1)上的轨道控制,轨道盘(1)具有的两个封闭的相互交错的轨道,一组控制着一半纱线(3)的携纱器(2)沿一个方向运动,另一组控制着剩余纱线(3)的携纱器(2)沿着相反方向运动,两组纱线(3)互相交错而形成管状织物;
携纱器(2)通过携纱器主轴的纱管销和纱管底端棘轮的配合以及张力杆来控制纱线(3)的编织张力,通过成型器(5)和芯棒(4)来控制管状编织物(6)的尺寸和形状;
纱锭的速度与牵拉机构的运动速度比决定管状编织物的编织角度,编织角度α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纱锭的转动速度,v为牵拉机构的牵拉速度,Dm为芯棒(4)的直径;
管状编织物(6)的直线单元长度l与线迹单元长度s、编织角度α的关系为:
管状编织物(6)的纱线间距
管状编织物(6)的支持横截面
d为纱线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丝管状编织的低无缘互调金属网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状编织物(6)的组织形态、外形尺寸、纱线取向由纱锭的个数、纱锭在轨道盘(1)上的转动速度与牵拉机构的运动速度比、编织高度、纱线的细度来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质丝管状编织的低无缘互调金属网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纱锭的个数≥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介质丝管状编织的低无缘互调金属网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角α的范围为20°~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6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蚕丝绳编织粉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