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配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5307.2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J3/38;H02J3/32;H02J9/06;H02J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配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数据中心配电系统及方法,包括配电单元、储能电池、光伏极板组和油机,整体设计效率高,节能减排,易于操作维护。储能电池、光伏极板组组成了光伏系统,通过接入光伏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电力能耗,同时占地面积小,符合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采用储能蓄电池,可以储存光伏白天收集的电能,作为数据中心的后备电源使用。本发明可以满足光伏设备和储能电池的接入,又能提供240VDC直流和220VAC交流的输出,同时为IT负载和空调供电,提高了配电系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配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数据中心配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数据中心是为硬件及软件设备提供的机房环境。根据其部署位置具有边缘化和分散化的特点,数据中心设计包含结构,配电,制冷等方面技术。
数据中心的特点一是部署地点分散,偏远,二是整体负载功率较小(数据中心整体电力需求约在3kW至6kW左右),三是数据中心应当易于远程操作维护,四是数据中心设备不应过于零散。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现有的数据中心的配电系统存在稳定性不足和运营成本较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配电系统及方法,最大限度提高数据中心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并降低运营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数据中心配电系统,所述数据中心内设有空调设备和IT设备,包括配电单元、储能电池、光伏极板组和油机,所述配电单元分别与储能电池、光伏极板组、油机、空调设备和IT设备电连接;所述配电单元用于光伏系统的接入,直流电源的输出以及交流电源的输出;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和光伏极板组;所述储能电池用于存储光伏极板组收集的电能,作为光伏系统的储能单元;所述光伏极板组安装在数据中心日照条件最好的区域,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储能电池中,作为补充电源;所述油机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
进一步,所述配电单元包括输出控制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储能电池、光伏极板组、油机连接;所述输出控制单元用于将光伏系统的电能输出,并通过预设的电网峰谷用电阈值分配用电。
进一步,所述配电单元还包括电源切换模块、整流模块、DC/DC矫正模块、逆变模块;所述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240V直流母线,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逆变模块的输入端、IT设备的供电端分别与240V直流母线连接;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输入端接入两路220V交流电源,电源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经整流模块整流为直流电后输入DC/DC矫正模块,直流电经过DC/DC矫正模块,输出240V直流电;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与空调设备连接,将240V直流电转变为220V交流电为空调设备供电。
进一步,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内设有电网监测组件、日照监测组件和天气检测组件,输出控制模块对电网、白昼时长及天气进行检测,通过获得的数据控制输出电压。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配电方法,包括:
配电单元接入光伏系统,并控制直流电源的输出以及交流电源的输出;
储能电池存储光伏极板组收集的电能,作为光伏系统的储能单元;
将光伏极板组安装在数据中心日照条件最好的区域,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储能电池中,作为补充电源;
将油机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
进一步,还包括:
在配电单元中的设置输出控制模块;
输出控制模块将光伏系统的电能输出,并通过预设的电网峰谷用电阈值分配用电。
进一步,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5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