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地质图件三维快速组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9861.X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刚;郭元岭;侯飞;刘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万洲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地质图 三维 快速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地质图件三维快速组合方法,定义地质图件信息库的标准;实现对图件原始信息的处理;实现平面图件的快速加载与组合;添加交互性操作;实现了工程化的管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研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勘探地质成果图件立体组合软件平台,利用井位坐标、层位深度等地质数据还原地下真实的立体地质形态,成为一个构建地质模型,在立体空间展示油藏信息的有利工具,实现平面图与剖面图的空间位置自动匹配。对于成果图件的再利用、地质认识的复合验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勘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平面地质图件三维快速组合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勘探生产及研究过程中,每年都会编制大量的构造、沉积、成藏等各类平面图、剖面图以及综合柱状图,汇聚了对油田的地质认识。在成果展示、问题讨论以及井位部署的时候,常常会使用这些图件。但是,这些成果图件都是以平面图的形式展现,没能构建出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立体空间环境。不同图件之间以“零件”的形式展示,这样有时会造成专业人员信息的损失,影响对地质问题认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还没有一套行而有效的技术方法,将这些成果图件合为一体。为解决成果图件平面、零散、孤立的缺点,需要把平面构造图与纵向剖面图、综合柱状图进行空间立体穿插组合,构造完整的区域系统,反映立体地质特征。石油工业是工业的命脉,石油也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石油的产生条件苛刻,所以大多数情况石油都深藏地下,需要人工的进行勘探、开采。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目前在石油勘探和开采方面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就油田开发整体而言,可以将整个油气田勘探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勘探(预探)阶段、工业勘探(详探)阶段和全面开采阶段。区域勘探是对一个大块地形,例如盆地、坳陷等,进行地质调查和分析,大致了解区域的地质特征,分析可能储油的区域,为进一步的发现油田做准备。工业勘探阶段将会利用地震细测、打井试油等方法,对预估会产生石油的位置进行测试找油,并且分析油田压力、温度等各项数据,对油田的为后续的开采和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会使用许多的软件辅助油田开发,这些软件经常会将地质信息绘制到一个个图片上,所以油田勘探生产及研究过程中,每年都会编制大量的构造、沉积、成藏等各类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单井柱状图,汇聚了对油田的地质认识。在成果展示、问题讨论以及井位部署的时候,常常会使用这些图件。但是,这些成果图件都是以平面图的形式展现,没能构建出反应地下地质特征的立体空间环境。不同图件之间以“零件”的形式展示,这样有时会造成专业人员信息的损失,影响对地质问题认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还没有一套行而有效的技术方法,将这些成果图件合为一体。为解决成果图件平面、零散、孤立的缺点,把平面构造图与纵向剖面图、单井柱状图进行纵向、横向穿插组合,构造完整的区域系统,反映立体地质特征。本研究对于成果图件的再利用、地质认识的复合验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勘探地质成果图件立体组合软件平台,利用井位坐标、层位深度等地质数据还原地下真实的立体地质形态,成为一个构建地质模型在立体空间展示油藏信息的有利工具,实现平面图与剖面图的空间位置自动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地质图件三维快速组合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研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勘探地质成果图件立体组合软件平台,利用井位坐标、层位深度等地质数据还原地下真实的立体地质形态,形成构建地质模型,在立体空间展示油藏信息的有利工具-,实现平面图与剖面图的空间位置自动匹配。对于成果图件的再利用、地质认识的复合验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平面地质图件预处理,对原始图件进行标记,获得原始图件的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变换,计算图件模型对应的实际数据,对地质图件进行空间变换;
2)构造可视化对象,基于不同的需求构建不同的模型,承载展示勘探成果图、连井剖面图、单井柱状图等二维图件,以表征单个地层的起伏特征以及多地层多井的联合特征;可视化对象内部包括几何体、文字,并且封装了一些可视化相关操作,比如半透明、改变模式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万洲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万洲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