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阻尼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4378.2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松冈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主分类号: | F16F15/18 | 分类号: | F16F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潘树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阻尼 装置 | ||
一种动态阻尼器装置,通过废除止动机构而使结构简单化以及装置小型化成为可能,并消除撞击声的产生。该动态阻尼器装置具备旋转部件(10)、质量部件(20)和磁力阻尼器机构(30)。旋转部件(10)具有环状的第一对置面。质量部件(20)相对于旋转部件(10)旋转自如且能够轴向移动,并具有相对于第一对置面在径向上对置的环状的第二对置面。磁力阻尼器机构(30)将旋转部件(10)和质量部件(20)磁性连结,并在旋转部件(10)与质量部件(20)之间发生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时产生用于减小相对位移的恢复力。第一对置面以及第二对置面的形状具有如下结构,当通过质量部件(20)在轴向上的移动时,能够改变第一对置面与第二对置面之间的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阻尼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抑制输入有扭矩的旋转部件的扭矩波动的动态阻尼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设置有包括阻尼器装置的离合器装置、变矩器。此外,为了降低油耗,在变矩器设置有用于以预定转速以上进行机械式传递扭矩的锁定装置。
锁定装置通常具有离合器部和包括多个扭簧的阻尼器。在这样的锁定装置中,通过具有多个扭簧的阻尼器来抑制扭矩波动。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锁定装置中,通过设置包括惯性部件的动态阻尼器装置来抑制扭矩波动。在专利文献1的动态阻尼器装置中,为了将输出板和惯性部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而设置有旋转弹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3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在现有的动态阻尼器装置中,多数情况下通过旋转弹簧来连结输出板和惯性部件。
但是,在使用旋转弹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工作时旋转弹簧紧密接触,需要设置止动机构。因此,存在装置的结构复杂化且装置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动态阻尼器装置共振,从而止动机构频繁地工作,而存在工作时产生撞击声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动态阻尼器装置中,通过废除止动机构来使结构简单化以及装置小型化成为可能,并消除撞击声的产生。
(1)本发明涉及的动态阻尼器装置具备旋转部件、质量部件和磁力阻尼器机构。旋转部件用于输入扭矩,且具有环状的第一对置面。质量部件能够与旋转部件一起旋转,并且配置为相对于旋转部件相对旋转自如且能够在轴向上相对移动,并具有环状的第二对置面,所述环状的第二对置面在径向上相对第一对置面隔开间隔相对置。磁力阻尼器机构具有配置于旋转部件以及质量部件的至少一对磁体,通过磁体将旋转部件和质量部件磁性连结,并在旋转部件与质量部件之间发生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时产生用于减小相对位移的恢复力。并且,第一对置面以及第二对置面的形状具有如下结构,当旋转部件或质量部件在轴向上移动时,能够改变第一对置面与第二对置面之间的间隔。
在该装置中,旋转部件与质量部件被磁性连结。即,通过磁性使旋转部件与质量部件在旋转方向上连结。因此,若旋转部件输入有扭矩,则旋转部件以及质量部件旋转。在输入到旋转部件的扭矩没有波动的情况下,没有旋转部件与质量部件之间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另一方面,在输入的扭矩有波动的情况下,由于质量部件配置为相对于旋转部件相对旋转自如,因此根据扭矩波动的程度而在两者之间发生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以下,存在将该位移表述为“旋转相位差”的情况)。
在此,在没有扭矩波动的情况下,即在旋转部件与质量部件之间没有旋转相位差的情况下,配置于旋转部件以及质量部件的磁体的磁场线为已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若在旋转部件与质量部件之间产生旋转相位差,则磁体的磁场线变形,成为不稳定状态。由于成为不稳定状态的磁场线要恢复到稳定状态,因此以使两者之间的旋转相位差成为“0”的恢复力作用于旋转部件以及质量部件。即,在使弹簧等弹性部件弹性变形时,作用有与使弹性部件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弹性力的作用同样的恢复力。通过该恢复力(弹性力)抑制扭矩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科赛迪,未经株式会社艾科赛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4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