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黄麻的含氮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81750.4 申请日: 2019-10-16
公开(公告)号: CN110627065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3
发明(设计)人: 岳献阳;王少博;黄鑫;王明环;王艳芝;喻红芹;张晓晓;王田田;刘强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原工学院
主分类号: C01B32/324 分类号: C01B32/324;C01B32/348;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8
代理公司: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代理人: 冉珊敏
地址: 451191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黄麻 多孔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领域,涉及利用黄麻织物制备具有高比面积的含氮多孔碳材料,特别是指一种基于黄麻的含氮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黄麻织物洗涤干净,然后浸渍、负载活化剂草酸钾和含氮前驱体尿素,之后将其放在管式炉中,在惰性保护气氛中高温碳化制得含氮多孔碳。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亲水性和稳定性,对低浓度阴离子型染料甲基橙的吸附容量可达755.18mg/g,性能优于商业化活性炭粉末及已报道的绝大多数生物质基含氮多孔碳。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原料为可再生资源、成本低,生产效率也高,易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领域,涉及利用黄麻织物制备具有高比面积的含氮多孔碳材料,特别是指一种基于黄麻的含氮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多孔碳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结构清晰、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电导率高、密度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吸附、储能能量转换和电化学传感等方面。传统的多孔炭材料(如活性炭)通常采用热解或水热处理,然后经由化学或物理方法活化有机前驱体进行制备,成本相对较高。另外,纯碳材料存在疏水性强、给电子能力差等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因此通常要对碳材料掺入其他杂原子进行改性。氮原子与碳原子在结构上非常相近,可以通过控制制备过程用氮原子取代碳原子。在多孔碳材料中引入氮原子,可以调节多孔碳材料的孔隙结构,改变材料的表面组成,提高材料的亲水性,增强材料的导电性能,极大地扩大了多孔碳材料的应用范围。

基于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制备含氮多孔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吸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生物质衍生的多孔碳不仅环保、成本低廉,而且易于制备。生物质是指可用于合成多孔碳材料并进行多种应用的植物、植物源、动物源、工业源、污水源或城市源废物衍生材料。目前,最常见的用于合成各种多孔碳材料的前驱体有樱桃核,咖啡壳,香蕉皮,杏仁壳,玉米棒,棉花秸秆,枣核,橄榄核,米糠,稻壳,稻草,甘蔗渣,锯末,茶叶废料,核桃壳、榴莲壳、草本残留物、杏渣、橙子皮、油棕纤维、椰壳等等(参见(Auta M, Hameed B H. Preparation of waste tea activated carbon usingpotassium acetate as an activating agent for adsorption of Acid Blue 25 dye[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1, 171(2): 502-509.);(González-Domínguez J M, Alexandre-Franco M, Fernández-González C, et al. Activated carbonfrom cherry stones by chemical activation: Influence of the impregnationmethod on porous structure[J]. Journal of Wood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2017, 37(2): 148-162.);(Wong S, Ngadi N, Inuwa I M,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applications of activated carbon from biowast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short review[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75: 361-3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