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1014.9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伊淼;杨志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3/032 | 分类号: | G01R33/0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探头 单模光纤 高灵敏度 细芯光纤 磁流体 石墨烯 包覆 金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漂移 磁场传感装置 光纤传感技术 光纤隔离器 光纤熔接机 光谱仪 条件发生 透射光谱 外界磁场 依次连接 涂覆层 信号光 折射率 传感 熔接 涂覆 磁场 去除 传输 | ||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ASE光源、光纤隔离器、一号单模光纤、传感探头、二号单模光纤和光谱仪,其中,传感探头是由单模光纤和细芯光纤通过光纤熔接机熔接在一起,金膜包覆在去除涂覆层后的细芯光纤上,石墨烯包覆在金膜上方,磁流体涂覆在石墨烯上方;一号单模光纤将接收到的信号光传输给传感探头,传感探头接受到外界磁场的变化,引起磁流体折射率发生变化,进一步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条件发生改变,引起透射光谱发生漂移,实现高灵敏度磁场传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设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磁场,空间环境中一种重要的测量物理量,对于通信与信息化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关系着众多行业的安全性。
光纤传感器可以对很多物理量进行传感,例如,电场强度、温度、磁场强度、湿度等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等优势。传统的磁场传感器利用电信号进行磁场传感,目前,常见的磁场传感方法主要有磁共振法、磁通门法、电磁感应法以及电磁效应法等,此类磁场传感器普遍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产所需要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spr技术的高灵敏度等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以及改进需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是为了解决现有磁场传感装置的检测灵敏度低、成本高昂、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SE光源(1)、光纤隔离器(2)、一号单模光纤(3)、传感探头(4)、二号单模光纤(5)、光谱仪(6);
所述的传感探头(4)是由单模光纤(4-1)和细芯光纤(4-2)通过光纤熔接机熔接在一起,其中细芯光纤(4-2)经剥纤钳去除涂覆层后,将金膜(4-3)包覆在其上,石墨烯(4-4)包覆在金膜(4-3)上方,磁性敏感材料(4-5)涂覆在石墨烯(4-4)上方。
所述的ASE光源(1)的中心波长为1550nm,带宽为40nm,用于产生连续光。
所述的金膜(4-3)厚度为30nm-50nm。
所述的细芯光纤(4-2)的长度被设定为1.5cm。
所述的磁性敏感材料(4-5)为磁流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改善了现有磁场传感装置的检测灵敏度低、成本高昂、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等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现有磁场传感装置的检测灵敏度低、成本高昂、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等不足,提出改进方案。采用光纤熔接机将普通单模光纤和细芯光纤熔接在一起,采用磁控溅镀法在去除涂覆层后的细芯光纤上镀上金膜,在金膜之上包覆石墨烯薄膜,采用滴涂法将磁流体滴覆在石墨烯薄膜上方。当外界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引起磁流体折射率发生变化,进一步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条件发生改变,引起透射光谱发生漂移,实现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该磁场传感装置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spr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磁场传感探头的微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