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堂教学及时评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4808.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5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金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7/02 | 分类号: | G09B7/02;G09B5/14;G06Q50/20 |
代理公司: | 11754 北京鱼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务系统 评分记录 教学 小程序 导出 评测 学生 加权算法 监控系统 教学互动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 评分数据 任课教师 消息告知 质量基础 二维码 综合分析 归档 老师 文档 记录 查询 反馈 答复 课程 课堂 监控 发布 成绩 图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堂教学及时评分方法,属于教学评价技术领域,由听课学生对当堂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分,获得由学生打出的教学质量基础分,并记录于教务系统中;并加入监控系统,通过教学监控对学生的课程专注度进行评测,并综合分析任课教师的行为分,得到教学行为分;由教务系统综合所述基础分和行为分以及历史评分数据,通过不同的加权算法得到当堂课老师的综合评分,并生成查询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发布其结果。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微信扫码进行课堂评分,并通过微信消息告知评分成绩,同时根据评分记录进行反馈答复,实现教学互动。老师端支持评分记录导出为图片,导出为文档,方便进行记录的归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质量评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堂教学及时评分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提高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突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效地教学评价方法能够极大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国内外教学效果评估都是依靠学生对当前课程的评价打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做简单的分析与挖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无论校园里的生活环境还是教学环境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产品,如手机、计算机、PAD等,学校和教育行业也开始改善教学管理方法,将以前主要依赖老师收集教学数据(如老师点名、学生自习签到)、计算机辅助统计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升为更加高效、创新、友好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结果不仅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参照。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仅根据最终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这种评估方式往往不能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诸多问题,无法为教师提供诸多因素在教学情况中的不同影响,因而也不能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堂教学及时评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由学校或者老师在课堂上发起对当前科目的课堂评分,并设置具体的评分项;
获取待评价教室的初始得分数据以及待评价老师所对应的课堂学生数据以及学生的历史评分数据;
建立对应的关系表,其中包含对应的待评价老师数据和参与课堂评分的学生的对应数据关系;
由听课学生对当堂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分,获得由学生打出的教学质量基础分,并记录于教务系统中;
加入监控系统,通过教学监控对学生的课程专注度进行评测,并综合分析任课教师的行为分,得到教学行为分;
由教务系统综合所述基础分和行为分以及历史评分数据,得到当堂课老师的综合评分,并生成查询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发布其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专注度评测的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策略分析所述各用户的生理反应信号,提取所述各用户的专注特征信息;应用预设算法对专注征信息进行计算,获取学生的专注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多个任课老师对同一门课程或者相似课程的综合评分比对,可以完成对同一门课程或相似课程的不同老师进行教学鼓励或者相互学习进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单个任课老师的多门任教课程的综合评分统计,可以对当前任课老师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统筹监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评分方法设置有评分有效期,需在有效期内完成对当前课程的评分工作,超过有效期将无法对其进行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