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4778.5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星;李春煜;刘锋卫;任飞;李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H15/00;A61H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脊柱 术后 修复 装置 | ||
1.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包括修复骨架(4),以及包覆于所述修复骨架(4)的外侧用于提高装置舒适度的贴肤护套(2),控制该装置执行元件运行与否的控制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高修复效果给患者背部按摩的按摩机构(3),其中,所述按摩机构(3)连接于所述修复骨架(4),所述控制机构(1)连接于所述按摩机构(3);所述按摩机构(3)包括盖板(301)、支撑板(302),所述支撑板(302)上设置有螺杆(303),所述螺杆(303)与所述支撑板(30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303)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滑动块(304),四个所述滑动块(304)的后端均设置有套管(305),所述套管(305)的内侧设置有弹簧(309),所述弹簧(309)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306),所述连接管(306)的后端设置有轮架(307),所述轮架(307)上安装有按摩轮(308),所述支撑板(302)的前后端均设置有所述盖板(301),所述盖板(301)与所述支撑板(302)通过螺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骨架(4)包括主骨架(401)、固定块(402),所述主骨架(401)的两侧等间距各设置有五个所述固定块(402),五个所述固定块(402)上均安装有活动关节(403),所述活动关节(403)与所述固定块(402)通过销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护套(2)包括关节护套(202)、背部护套(207),所述背部护套(207)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关节护套(202),两侧的所述关节护套(202)上均设置有三个弹性固定带(201),所述背部护套(207)的上方通过缝制设置有上部连接带(205),所述上部连接带(205)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半圆环(206),所述背部护套(207)的下方设置有束腰带(203),所述束腰带(203)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半圆环(204),所述第二半圆环(206)与所述第一半圆环(204)连接于肩带(208)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包含控制开关(101)、电机(102),所述控制开关(101)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电机(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3)的下端设置有电机(102),所述电机(102)与所述螺杆(303)通过联轴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05)与所述滑动块(30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306)与所述套管(305)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307)与所述连接管(306)通过球铰连接,所述按摩轮(308)与所述轮架(307)通过转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带(201)与所述关节护套(202)缝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脊柱术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腰带(203)为可以拉伸的弹性带,所述第二半圆环(206)与所述上部连接带(205)、所述第一半圆环(204)与所述束腰带(203)均通过缝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未经河南省正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7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