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3353.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俞大有;陈甫亮;刘彦;胡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30;B28B23/02;B28B1/04;E04C2/06 |
代理公司: | 43215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敏慧;俞航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模 预制墙板 边模 相邻模块 台模 铺设 上层钢筋网片 底层钢筋网 浇筑混凝土 可拆卸的 可调节性 模块固定 生产操作 生产效率 首尾相接 竖向放置 预定位置 板状体 多面体 锚固筋 振捣 生产成本 紧贴 预留 背面 成型 养护 生产 | ||
1.一种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挡模和多个模块,所述边挡模为竖向放置的板状体,所述模块为高度小于所述边挡模的多面体,至少一个所述边挡模的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多个所述模块,两个所述模块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模块的背面紧贴所述边挡模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边挡模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顶面、底面和正面形成C型或台阶型或坡面或反C型的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顶面低于所述边挡模的顶面,所述模块的底面高于所述边挡模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两侧面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为固定在所述模块侧面的橡胶条或泡沫胶或硅胶垫。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边模系统的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台模上的预定位置设置多个首尾相接的边挡模,在多个边挡模围合的台模表面铺设底层钢筋网片,将多个模块固定在预定的边挡模表面上,相邻两个模块之间保持预留的间距;或者将多个模块固定在预定的边挡模表面上,再将边挡模以及设置有模块的边挡模首尾相接的固定在台模上,并在多个边挡模围合的台模表面铺设底层钢筋网片;
S2、在相邻模块的间距内插入锚固筋,在锚固筋上方铺设上层钢筋网片;
S3、在多个边挡模围合的区域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养护成型;
S4、将模块和边挡模从预制墙板的侧面一起脱除,再起吊预制墙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多个边挡模相对的表面上刷涂脱模剂;所述步骤S2中,在模块的表面上刷涂脱模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相邻两个模块之间预留的间距为所述步骤S3中锚固筋外径的0.9-1.5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底层钢筋网片和台模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件,底层钢筋网片与台模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3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预埋吊具,所述吊具预埋在多个边档模围合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3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