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1825.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山;张红伟;冯津;严康铭;刘云志;蔡志标;龙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系统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教学面板、点触笔、移动端、充电桩、充电高低压线网系统、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以及视觉变化装置,所述点触笔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桩、充电高低压线网系统以及所述汽车充电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教学面板上,所述充电桩、充电高低压线网系统中的各模块以及所述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中的各模块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识别码,所述点触笔点触所述识别码并将与所述识别码对应的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移动端以及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对应的所述视觉变化装置的开闭;所述视觉变化装置包括变色管道以及流水灯,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控制器模块、交流充电桩控制开关模块、直流充电桩控制开关模块以及低压直流开关模块,所述充电高低压线网系统包括直流充电口模块、交流充电口模块、车载充电机模块、电机控制器模块、超级电容模块、交流接触器模块、预充接触器模块、直流接触器模块以及动力电池模块,所述动力电池模块包括主正接触器模块以及主负接触器模块,所述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模块以及车载电脑模块;所述充电桩主控制器模块与所述交流充电桩控制开关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充电桩主控制器模块与所述直流充电桩控制开关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充电桩主控制器模块与所述低压直流开关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流水灯连接,所述直流充电口模块与所述直流接触器模块通过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直流接触器模块与所述主正接触器模块连接,所述主正接触器模块与所述主负接触器模块通过变色管道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桩控制开关模块与所述交流充电口模块通过两根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交流充电口模块与所述电机控制器模块通过变色管道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模块与所述车载充电机模块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模块与所述主正接触器模块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模块与所述超级电容模块通过变色管道和所述流水灯连接,所述超级电容模块与所述预充接触器模块通过所述流水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模块与所述主正接触器模块通过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预充接触器模块与所述主正接触器模块通过所述流水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正接触器模块、所述主负接触器模块、所述交流接触器模块、所述预充接触器模块、所述直流接触器模块通过所述流水灯连接,所述车载电脑模块用于与双路电继电器通过所述流水灯;所述变色管道上涂覆有感温变色材料,所述充电桩的背面上安装有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与所述变色管道连通,以使所述感温变色材料变色,所述电压力锅具有自动补液罐,所述超级电容模块的背面设有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泄压电磁阀和预压单向阀,所述容器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自动补液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高低压线网系统的背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的前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为光学识别的二维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触笔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扫描所述识别码并将与所述识别码对应的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面板为铝塑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8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