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板构件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1501.7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杨其礼;曾庆祝;杨刚;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康欣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3/10 | 分类号: | B32B13/10;E04B1/30;B27K3/20;B27K5/00;B27M1/08;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罗浩 |
地址: | 4323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构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大跨度板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等厚边条;S2,在等厚边条内钻取由顶面贯穿至底面的通孔;S3,将等厚边条置于碱液中浸泡,再用清水洗涤干燥;S4,将干燥后的等厚边条浸泡于水泥浆中,铺装成至少三层的连续板坯,确保等厚边条通孔注满及每层板坯之间浇筑一定厚度水泥浆;S5,将连续板坯冷压成型,并向其四周吹CO2气体;S6,将连续板坯进行蒸养,冷却,干燥得CLT板材。本发明采用余料中的边条料经过纵横正交的方式铺装形成板材,边条料经过碱液浸泡、水泥浆浸泡最终铺装呈板材,具有较轻的重量的同时还具备高强度和极低的形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质人造板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弯曲、大跨度场合的板构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交错层压木材(Cross laminated timber,简称CLT)作为工程木的一种,上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和奥地利报道后,经历不断发展,交错层压木材已经成为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中墙板构件及木结构桥梁中桥面板的优选。虽然交错层压木材具良好的双向力学性能、环保固碳、质量轻、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
CLT板材(交错层压木材)一般是由至少3层板材垂直正交而成,即第一层沿横向、第二层沿纵向、第三层再沿横向。交错层压木材,是一种新型木建筑材料,它是利用6-9-12米不等的锯材,截面6英寸到10英寸即18公分左右宽,厚1英寸到1.5英寸即2.5厘米到4厘米左右的锯材,纵横交错层压成2.5米到3米宽,厚12厘米到30厘米,长6米到12米的大幅板块,其具有承载性好、板材尺寸稳定性高、抗震、隔音、保温效果好,低碳环保,可以用来替代混凝土材料建房屋,可在工厂模块化预制,大块的CLT直接切口后作为建筑的外墙、楼板等,采用现场施工积木式装配的方式,因此组装快,工期短,现场噪音低,无污染,无建筑垃圾产生,极大地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但作为板构件时会存在横向抗剪刚度不足,从而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滚动剪切破坏的问题,以及作为大跨度板构件时产生的挠曲变形过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现有的一般利用板材余料的方式为水泥刨花板,如公开号CN 1861347 A、CN1328977 A主要采用刨花和水泥直接混合制成水泥刨花板,但是其水泥含量过高,其质量过于厚重,而且在高温保压至少8小时以上才能制得;其余一般的刨花板主要是采用特殊粘胶剂粘合形成使得低温下的薄木板与水泥刨花板有较好的胶合性,但是强度有限。因此现有技术不论是在生产工艺还是在木板的重量兼顾强度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易产生形变,不适于弯曲、大跨度的场合,而且适应的长度有限。现有方法中有采用直接混合刨花和水泥块胶合制成的板构件,其操作的时间短,并且是胶合而成,并没有解决板构件的变形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大跨度板构件的生产方法,采用余料中的边料经过纵横正交的方式铺装形成板材,边条料经过碱液浸泡、水泥浆浸泡最终铺装成板材,具有较轻重量的同时还具备高强度和极低的形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跨度板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板材边条;
S2,沿边条长度方向钻取至少一个由顶面贯穿至底面的通孔;
S3,将步骤S2所得边条置于碱液中浸泡,浸泡后洗涤干燥;
S4,将步骤S3所得干燥后的边条依次紧贴铺设于模具中,浸泡于水泥浆中,铺装成至少三层的连续板坯,水泥注满边条的通孔,相邻板坯之间浇筑水泥层;
S5,将步骤S4所得连续板坯冷压成型;
S6,将步骤S5所得连续板坯进行蒸养8~15h,再进行冷却、干燥、脱模,得到板构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S4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康欣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康欣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