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积岩Re赋存状态的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67664.8 申请日: 2019-10-12
公开(公告)号: CN110793991B 公开(公告)日: 2022-05-27
发明(设计)人: 赵鸿;李超;赵九江;屈文俊;周利敏;李欣尉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主分类号: G01N23/22 分类号: G01N23/22;G01N23/2202;G01N27/62;G01N1/28
代理公司: 北京恒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6 代理人: 庞立岩;顾珊
地址: 10003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沉积岩 re 状态 分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沉积岩Re赋存状态的分析方法,属于Re元素分析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分析过程操作繁琐、智能化低、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步骤包括: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样品垫料,对垫好热塑性树脂的样品进行磨平,对磨平后的样品进行表面喷金;通过扫描电镜获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像,确定样品的矿物分布和形貌特征,使用X射线能谱仪打点检测目标区域组分的总化学成分,结合扫描电镜照片确定Re元素面扫描目标区域;通过激光剥蚀系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对Re元素面扫描目标区域进行激光点剥蚀扫描,并记录扫描数据;根据扫描数据绘制Re元素二维分布图像;将扫描电镜图像和Re元素二维分布图像进行比对,确认扫描目标区域的Re赋存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e元素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积岩Re赋存状态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铼(Re)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七族的元素,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催化性等优质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热电合金、石油化工催化、环境保护中,尤其是作为不可替代新兴金属,80%的铼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超耐热合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被称为“战略金属”。随着经济和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铼需求将持续上升。

然而,铼在地壳中丰度很低(0.7×10-9,Vinogradov,1962),大多数岩石和矿物中Re的含量在pg-ng范围,如平均上地壳小于1ng。自然界中Re储量少,并且Re没有独立矿物。辉钼矿是Re的主要赋存矿物,含量可达几千个ppm(Mao J, Wang Y, Lehmann B, et al.Molybdenite Re–Os and albite 40Ar/39Ar dating of Cu–Au–Mo and magnetiteporphyry system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metallogenic implications[J]. Ore Geology Reviews, 2006, 29(3-4): 307-324.郑有业, 张刚阳, 许荣科,等.西藏冈底斯朱诺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约束[J]. 科学通报, 2007, 52(21):2542-2548)。

近年来,国内外地质学家发现沉积岩(如泥岩、黑色页岩、灰岩等)中铼元素存在异常富集现象,部分沉积岩样品中Re含量可达几百个ppm。沉积岩系型矿床作为一种新的铼元素赋存矿床,加强对不同沉积环境、不同类型沉积岩中铼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 ,对拓宽我国铼元素找矿新思路,增加铼资源储备和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外对沉积岩中Re赋存状态研究程度较为薄弱,手段也比较单一。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是先分别对多个沉积岩全岩样品主微量元素、有机碳、铼含量进行分析测试,再根据主微量元素、有机碳与铼含量对应的化学组分之间的关联性研究,间接推测沉积岩中Re可能的赋存状态。但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赋存状态结果不准确,对于Re赋存状态的解释更多是依据简单的含量相关性研究数据,存在一定的猜测性。

2.实验分析过程复杂繁琐,耗时久(铼含量及微量元素分析一般采用ICP-MS进行分析,实验需要对多个样品(至少5个以上)进行细碎、称取、加王水、氢氟酸等高温密闭溶解样品、定容,最后上机进行测量。对于沉积岩组分(如有机碳、硫化物)的测定一般采用碳硫仪进行估测,实验过程消耗大量化学试剂以及实验器材;耗时久,实验周期长(主微量元素、铼含量分析需对、碳硫仪有机碳含量分析实验过程约5天),分析测试成本高;

3.测试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化学试剂本身就具有潜在危险,实验过程中化学试剂对实验人员有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沉积岩Re赋存状态的分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分析过程操作繁琐、智能化低、测试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套技术方案中,一种沉积岩Re赋存状态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的步骤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未经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