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表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检测方法、电路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5490.1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叶紫权;陈金玲;郑小平;任智仁;刘新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31/02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思凡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信号 高频信号 火线电流 检测芯片 接线端子 零线电流 信号调理电路 电弧 预检电路 电流采样电路 接触不良检测 电路及装置 检测灵敏度 接触不良 智能电表 进出线 采样 火线 零线 松动 电路 采集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检测方法、电路及装置。所述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路,设置于火线及零线的进出线接线端子之间,且分别与预检电路及信号调理电路连接,对火线电流信号及零线电流信号进行采集;预检电路与检测芯片连接,分别从零线电流信号中获取第一高频信号及从火线电流信号中获取第二高频信号;信号调理电路与检测芯片连接,对火线电流信号及零线电流信号分别进行调整,获得对应的第一调整信号及第二调整信号;检测芯片根据第一高频信号及第二高频信号确定是否有疑似电弧,在有疑似电弧时分别对第一调整信号及第二调整信号进行采样后判断接线端子是否接触不良,如此可在早期发现端子是否松动,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表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检测方法、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接线端子普遍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使用过程中受气候变化、加工工艺、氧化等因素制约,容易造成连接处压接不紧、压力不够,或触头间接触部分发生变化引起接触电阻增大,并易引起拉弧等,导致设备运转时局部温度升高,甚至引发火灾、烧坏设备。日常巡检无法实现频繁地打开线盒离线检测接线端子是否松动,因此,电缆头接触松动已经成为用电保护的漏洞。
目前业界对接线端子松动的在线检测方法,主要利用松动后的端子与线缆之间接触电阻过大易造成接触部分发热这一特征,通过检测端子的温度来判断端子是否松动,这种方式技术实现难度和成本较低,但是需要在电缆接线端子下布置红外或热敏电阻等检测元件,加工、装配工艺要求较为复杂,同时需要严格保证绝缘,若热敏电阻的陶瓷绝缘外壳受应力破损,将造成系统性的绝缘破坏,易引发触电危险。其次,测温方式通过设定一个端子过温阈值来实现,该阈值为一个可能引起端子融化或引发火灾的阈值,体现的是长期的松动以及大电流下的发热,在端子松动的初期或线路电流不大的情况下不易发现,灵敏度不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表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检测方法、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接线端子在线检测灵敏度及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表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检测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路、预检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及检测芯片;其中,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设置于火线的进出线接线端子之间及零线的进出线接线端子之间,且分别与所述预检电路及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用于对火线电流信号及零线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并发送所述火线电流信号及所述零线电流信号至所述预检电路及所述信号调理电路;
所述预检电路,与所述检测芯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火线电流信号及所述零线电流信号,并分别从所述零线电流信号中获取频率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高频信号及从所述火线电流信号中获取频率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高频信号,以发送所述第一高频信号及所述第二高频信号至所述检测芯片;
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检测芯片连接,用于对所述火线电流信号及所述零线电流信号分别进行调整,获得对应的第一调整信号及第二调整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一调整信号及所述第二调整信号至所述检测芯片;
所述检测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高频信号及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确定是否有疑似电弧,在有疑似电弧时分别对所述第一调整信号及所述第二调整信号进行采样,对应获得第一待检电流信号及第二待检电流信号,并获取各待检电流信号中的特征向量组,根据所述特征向量组判断接线端子是否接触不良。
优选地,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流采样单元及第二电流采样单元,所述预检电路包括第一预检单元及第二预检单元,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调理单元及第二信号调理单元,所述检测芯片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一计数器、第二模数转换器、第二计数器、或门及微控制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威胜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5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