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包括其的聚碳酸酯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3277.7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菲;张锁江;杨子锋;赵秋;张振才;周志茂;张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26;B01D21/00;C07C37/70;C07C39/04;C08G6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酚 连续 系统 包括 聚碳酸酯 树脂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包括其的聚碳酸酯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所述的苯酚连续采出装置包括连通的气液分离装置和苯酚收集装置,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内的气液混合物的流速,所述的苯酚收集装置内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折流挡板。本发明提供的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可以确保聚碳酸酯树脂生产系统内部真空度和密封性的同时,对副产物苯酚实现连续采出,同时,对采出后的苯酚进行了有效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碳酸酯生产领域,涉及一种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包括其的聚碳酸酯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气液分离的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包括其的聚碳酸酯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酯交换法聚碳酸酯又称熔融法聚碳酸酯,利用双酚A、异山梨醇等二醇类化合物与碳酸二苯酯熔融缩聚,进行酯交换,在高温减压条件下不断排出苯酚,提高反应程度和分子量。该反应原料纯度要求较高,反应速度较慢,反应器构造较复杂,要求具有很高的密闭性。
酯交换法聚碳酸酯的制备过程包括酯化过程和缩聚过程,反应起始阶段碳酸二苯酯过量,经酯交换反应,排出苯酚,由苯酚排出来控制分子量。随反应的进行,聚合物分子量不断增加,体系粘度也不断增高,苯酚沸点高,从高粘熔体中脱除并不容易。到终缩聚阶段,聚碳酸酯的熔体粘度高得多,为促使聚合反应的平衡正方向进行,需要使反应生成的小分子不断的快速脱除,并增大反应温度以及提高体系真空度,终缩聚阶段对反应设备的搅拌和传热有着更高的要求。
聚碳酸酯工艺中,酯化和缩聚阶段均产生大量苯酚,需冷凝回收并在线连续采出。酯化阶段系统真空度相对偏低,回收的苯酚一般通过常规的负压泵连续采出,但缩聚阶段的真空度提高很多,常规负压泵就不能很好工作。苯酚在42℃下会凝固,选用的泵以及输送管道均需要伴热,常规负压泵伴热困难。工业中有采用两个储罐交替切换使用,将真空采出转换为常压采出,但设备投资增多,控制较为复杂,且连续采出时,反应器内密封度和真空度无法保证。
同时由于聚碳酸酯容易与金属发生粘附效应,自身粘度大,物料在管线内停留时间长,容易在管道内造成局部降解,出现死角区域,导致管道内长期堵塞,降低设备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包括其的聚碳酸酯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可以确保聚碳酸酯树脂生产系统内部真空度和密封性的同时,对副产物苯酚实现连续采出,同时,对采出后的苯酚进行了有效的回收利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酚连续采出系统,所述的苯酚连续采出装置包括连通的气液分离装置和苯酚收集装置,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内的气液混合物的流速,所述的苯酚收集装置内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折流挡板。
在本发明中,苯酚连续采出系统需要与生产系统联合使用,主要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副产物苯酚的连续采出,一方面可以进行苯酚的再利用(或用于清洗生产系统,或过滤沉降提纯后用于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主反应的正向进行。
本发明的设计初衷在于,苯酚在42℃时会凝固,选用的泵以及输送管道需要伴热防止苯酚凝固堵塞管路,但常规的负压泵很难实现伴热。因此,本发明设置了所述的苯酚连续采出系统,实现了苯酚在常温下的采出和回收再利用,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设置气液分离装置,趁着生产系统排出的高温副产物(主要包括苯酚及其裹挟夹带的其他杂质和副产物等)中的苯酚尚未凝固之时,先进行气液分离,将苯酚与水蒸气、醇类等小分子气体进行分离。随后苯酚进入苯酚收集装置,并对苯酚收集装置加热防止苯酚凝固。此外,苯酚收集装置回收的苯酚还可以进一步沉降将其中的大分子杂质和颗粒分离出去,回收得到苯酚原料再利用;或者,可选的将回收的苯酚用于对下游生产工艺的各类设备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3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系统及冷凝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升华提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