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成型装置和极片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0331.2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汤克寒;虞永生;李世松;邹建琨;李克强;廖如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3/00 | 分类号: | B21D33/00;B30B3/00;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王运佳;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机构(1)、压辊机构(2)、拉伸机构(3)和收卷机构(4);
放卷机构(1)用于设置极片(S),收卷机构(4)用于收卷极片(S);
压辊机构(2)和拉伸机构(3)设置于极片(S)的走带路径上,且拉伸机构(3)位于压辊机构(2)的下游;
压辊机构(2)包括第一辊轮(21)和第二辊轮(22),且第一辊轮(21)和第二辊轮(22)中至少一个为弹性辊;
拉伸机构(3)包括第三辊轮(31)和第四辊轮(32);拉伸机构(3)的第四辊轮(32)设置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四辊轮(32)沿平行于第三辊轮(31)的轴向的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机构(3)为多个,且所述多个拉伸机构(3)沿极片(S)的走带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成型装置还包括调节辊(5)和第一驱动单元(6),调节辊(5)设置于极片(S)的走带路径且位于相邻的拉伸机构(3)之间,第一驱动单元(6)连接于调节辊(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辊轮(31)为主动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四辊轮(32)包括辊体(321)和包覆在辊体(321)上的弹性层(322);
第三辊轮(31)为金属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拉伸机构(3)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33)和导向单元(34),第二驱动单元(33)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驱动单元(33)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单元(34);
各第二驱动单元(33)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第四辊轮(32)并能够驱动第四辊轮(32)靠近或远离第三辊轮(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单元(33)包括支撑架(331)、安装架(332)、第一导轨(333)和气缸(334),支撑架(331)连接于导向单元(34),第一导轨(333)和气缸(334)固定于支撑架(331),安装架(332)连接于气缸(334)和第一导轨(333),第四辊轮(32)转动地连接于安装架(3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导向单元(34)包括导向轴(341)和第二导轨(342);
第二驱动单元(33)还包括固定座(335)、滑块(336)和锁紧件(337),固定座(335)和滑块(336)固定于支撑架(331),滑块(336)滑动地连接于第二导轨(342),固定座(335)滑动地连接于导向轴(341),锁紧件(337)连接于固定座(3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片成型装置还包括轧辊机构(7),轧辊机构(7)设置极片(S)的走带路径上,且轧辊机构(7)位于压辊机构(2)的上游或者拉伸机构(3)的下游;
轧辊机构(7)包括第五辊轮(71)和第六辊轮(7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机构(3)还包括传动轴(35),所述多个第四辊轮(32)套设于传动轴(35)并转动连接于传动轴(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3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方法以及设备
- 下一篇:极片成型装置和极片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