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0287.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2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民;孙影;杨方;徐洪;王朋;李雅倩;张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小鼠 矽肺 模型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小鼠进行预处理,分离颈前肌群并暴露气管;步骤2:用无齿镊将小鼠舌头轻轻拉出口外,用20g钝针头经口咽前壁,直视下插入气管约2‑3cm;步骤3:用注射器快速注入所述气管内50μL SiO2悬液后,移去注射器,将针头与呼吸机连接,通气10‑30s;步骤4:当小鼠正常呼吸恢复时,移除所述呼吸机,继续观察呼吸正常时,拔出针头;步骤5:缝合皮肤,并进行后期护理和观察。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较高程度的模拟了人类的染尘过程,并且具有小鼠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矽肺动物模型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SiO2粉尘引起的,是以矽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职业病。了解矽肺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有赖于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目前,建立小动物矽肺模型的方法有多种,比如:气管插管(气管造口术)滴注SiO2悬液、经鼻腔内滴注和口咽部吸入SiO2悬液、采用染尘系统每日雾化吸入SiO2粉尘等方法。
上述方法虽然是现有技术常用的方法,但是都各具优缺点。其中,气管插管(气管造口术)滴注SiO2悬液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中SiO2悬液易于堵塞大支气管,引起动物窒息死亡以及SiO2在两侧肺中分布不均匀,因此,导致动物模型成功率低,动物死亡率高;此外,气管造口术也会加剧动物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影响后续实验结果。鼻腔内滴注和口咽部吸入方法最为简便易行,但有文献报道,大约50%的SiO2会滞留于鼻腔中,进入肺内的SiO2量明显减少,而且样本之间的SiO2量不稳定,因此,模型成功率也较低。利用染尘系统每日雾化吸入SiO2粉尘,此方法能够最好的模拟人类的染尘致病过程,比较符合矽肺的自然进展规律,并已成功地用于大鼠模型制备中;但是,该方法受到特殊设备条件,粉尘成本和造模时间较长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广泛得以应用。更重要的是,国内外及本发明前期研究,分别用微米级SiO2染尘小鼠(C57BL/6小鼠染尘6个月,ICR小鼠染尘2个月)和纳米级SiO2染尘小鼠(C57BL/6小鼠和ICR小鼠均染尘2个月),结果表明:利用染尘系统每日雾化吸入SiO2粉尘,不同颗粒级的SiO2在不同品系小鼠肺内沉积都很少,不能成功制备小鼠模型。
鉴于现有技术中制备矽肺动物模型的方法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亟需构建一种既能降低动物死亡率,提高动物模型成功率,还能更接近人类的染尘致病过程的动物模型,以为矽肺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优异的动物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较高程度的模拟了人类的染尘过程,并且具有小鼠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小鼠进行预处理,分离颈前肌群并暴露气管;
步骤2:用无齿镊将小鼠舌头轻轻拉出口外,用20g钝针头经口咽前壁,直视下插入气管2-3cm;
步骤3:用注射器快速注入所述气管内50μL SiO2悬液后,移去注射器,将针头与呼吸机连接,通气10-30s;
步骤4:当小鼠正常呼吸恢复时,移除所述呼吸机,继续观察呼吸正常时,拔出针头;
步骤5:缝合皮肤,并进行后期护理和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