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0261.0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敏;刘福财;张信祯;黎浩;李斯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8/16 | 分类号: | C04B18/16 |
代理公司: | 44414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良 |
地址: | 511699 广东省清远市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陶瓷 抛光 淤泥悬浮液 淤泥 淤泥浆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稀释剂 制备方法工艺 资源化利用率 沉淀处理 除杂处理 过滤处理 淤泥稀释 分散剂 分散性 粒径 填埋 制备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废弃陶瓷抛光淤泥,然后将所述废弃陶瓷抛光淤泥稀释成浓度为50‑55%的第一淤泥悬浮液;将所述第一淤泥悬浮液依次进行沉淀处理和过滤处理,得到粒径≤0.15mm的第二淤泥悬浮液;将所述第二淤泥悬浮液进行表面除杂处理,然后加入分散剂和稀释剂混合,得到浓度为40%~50%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得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废弃陶瓷抛光淤泥的资源化利用率,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对废弃陶瓷抛光淤泥的填埋处理,降低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建筑陶瓷生产及消费大国。据文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陶瓷抛光废料多达1000万吨。如此大量的固体废料对环境和人的危害很大,所以对陶瓷废料的再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有人利用陶瓷废料生产多孔陶瓷,将陶瓷废料加入到配方中,但这种处理方法能耗大、成本高,且产量小、处理量有限,并不适合推广借鉴。万冬梅和彭刚利用陶瓷废料开发固体混凝土材料,但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较多的高强粘结剂且成型比较复杂,也并不适合广泛应用。在国外,40%以上的陶瓷废料会再循环利用,余下的会制备成陶瓷废料粉提供给其它能使用的工厂使用。而我国企业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填埋,大量堆积的陶瓷废料挤占土地,严重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空气和土壤环境,这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急切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石正国等研究表明:掺加5%~10%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同时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得到显著提高。但当陶瓷抛光淤泥掺量超过20%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大幅度下降。在华南理工大学王功勋的博士论文《陶瓷抛光淤泥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2008年)一文中披露了抛光淤泥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常温条件下其水泥胶砂强度活性指数可达84%,具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的潜在性。
废弃陶瓷抛光淤泥直接成分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因此是一种廉价的活性掺合料,但由于废弃陶瓷抛光淤泥中含有部分碎瓷或木条或纸屑等杂质,很难直接利用。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大部分利用压榨、烘干、分选、粉磨方式进行处理再资源化利用,直接成本很高且能耗较大、效率较低,直接加水后又较难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在短时间内灰形成沉淀状态,因此很难形成稳定的淤泥浆料,限制了其在混凝土中的大量应用。需要我们思考是否可以通过将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制备成性能稳定的浆料,从而实现废弃陶瓷抛光淤泥在混凝土中的大量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废弃陶瓷抛光淤泥,然后将所述废弃陶瓷抛光淤泥稀释成浓度为50-55%的第一淤泥悬浮液;
将所述第一淤泥悬浮液依次进行沉淀处理和过滤处理,得到粒径≤0.15mm的第二淤泥悬浮液;
将所述第二淤泥悬浮液进行表面除杂处理,然后加入分散剂和稀释剂混合,得到浓度为40%~50%的废弃陶瓷抛光淤泥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