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镜面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0216.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丁敬德;戴俊;蒋军;吴敏达;庄永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邦而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6 | 分类号: | C09D4/06;C09D4/02;C09D5/20;C08J7/04;C08L67/02 |
代理公司: | 44579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面 离型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活性稀释剂 离型剂涂布 密闭环境中 表面致密 高温烘烤 光引发剂 环境影响 离型作用 制备过程 重复利用 离型膜 流平剂 消泡剂 有效地 重量份 节约 树脂 溶剂 基材 光滑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镜面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UV镜面离型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树脂30~60份、活性稀释剂30~60份、光引发剂0.5~5份、流平剂0.1~0.5份、消泡剂0.1~0.5份、其它助剂0.1~0.5份。本发明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制备过程无需溶剂,避免采用高温烘烤的工艺,节约能源,且可以整体在密闭环境中使用,对人体以及环境影响小。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涂布在基材上形成的离型膜表面致密光滑,达到了镜面的效果,起到离型作用,且重复利用次数高达50~80次,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型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V镜面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涂布行业的离型剂主要是硅类、非硅类、氟素的材料,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经过烘烤后成为离型膜,用来保护胶带的粘结面使可以收卷,或起到离型转移的功能。传统的离型剂主要是溶剂型,存在涂布车间气味大,溶剂烘干需要浪费大量的能源以及环保问题。硅类离型剂容易出现硅转移,且表面不平整,不适合在特定电子行业内应用。非硅类离型剂的离型效果不佳,离型力不稳定。氟素离型剂价格高昂,严重影响其应用。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在现有技术中虽然作出一些改进,比如将离型剂水性化,但是依然存在能耗高的问题,且小分子的表面活性剂会严重影响离型膜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离型剂,采用UV固化聚合方式离型,可以可达到镜面效果,硬度高、韧性好起到离型剂的效果,且无需溶剂,避免采用高温烘烤的工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镜面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型剂性能一般且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UV镜面离型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
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中,所述UV树脂为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含氟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含氟硅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含氟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含氟硅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中,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
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中,所述流平剂为可UV固化的流平剂。
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中,还包括其他助剂0.1~5份;所述其他助剂为Tego-5000、BYK-3700、BYK-3720、MOK-7017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提供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
(2)将称取的原料在常温下加入搅拌釜进行混合;
(3)再通过超声波消泡30分钟;
(4)经400~1000目的滤芯三级过滤后获得UV镜面离型剂。
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的搅拌釜为行星搅拌釜,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
本发明提供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的应用,即将所述UV镜面离型剂涂布在塑料薄膜的一面,然后将其放置在UV灯下,固化能量为200~1000mJ/cm2,放置10~20s后取出,得到UV镜面离型膜。
所述的UV镜面离型剂的应用中,UV镜面离型剂在塑料薄膜上的涂布干量厚度为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邦而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邦而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