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9485.X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印越;才多;舒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A01G9/02 |
代理公司: | 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构 保滩 滑动套筒 界面单元 修复结构 可升降 生物基 桩基 生态 水生动植物 顶端连接 方向间隔 生态修复 地基土 滑动套 可漂浮 压重块 防洪 水域 悬挂 水面 延伸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的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包括若干沿保滩坝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生态重构界面单元,每一生态重构界面单元包括:若干间隔打设在地基土内的桩基;滑动套设在每一桩基的上部的滑动套筒;一分别与每一滑动套筒的顶端连接且可漂浮于水面上的用于提供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生物基床;以及一悬挂于所述生物基床下方的压重块体。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不影响保滩坝防洪功能,尤其适用于保滩坝内侧水域的生态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沿海保滩坝内侧水域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规模沿海开发利用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中,为了保证内侧海堤稳定及防止冲刷,在海堤外侧修筑保滩坝。保滩坝多采用硬质护面进行防护,这样会使得水与坝的界面处硬化,滨水生态功能丧失,沿岸海水自净能力降低。同时加上区域海洋环境状况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滩涂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生态多样性受到威胁。现有的河道湖泊生态修复技术很难直接用于滨海区域,归其原因主要是其无法适应潮汐变化,无法满足抗风浪强度要求。为此,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沿海保滩坝内侧水域的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升降生态重构界面修复结构,包括若干沿保滩坝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生态重构界面单元,每一生态重构界面单元包括:
若干间隔打设在地基土内的桩基,每一桩基的上端露出地基土后向上延伸一段距离;
滑动套设在每一桩基的上部的滑动套筒;
一分别与每一滑动套筒的顶端连接且可漂浮于水面上的用于提供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生物基床;以及
一悬挂于所述生物基床下方的压重块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桩基为四根且呈矩形分布,所述桩基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桩基为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桩基露出地基土的部分的顶部及中部处分别设置有上、下定位环,用以控制所述滑动套筒的滑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定位环的外周面上分别包覆有一防腐橡胶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滑动套筒的外筒面及其内筒面上分别涂刷有一防腐蚀涂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基床包括矩形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的生态重构界面主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由四根钢管焊接围合而成,每一根钢管内填充有轻质发泡材料,相邻的两根钢管的连接处分别通过卡扣与其相对应的滑动套筒的上端固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生态重构界面主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人工合成种植网、生态种植基质层以及高分子基床层,所述人工合成种植网的四周绑扎在所述矩形框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重块体为牡蛎礁块体,其通过锚链与所述矩形框架连接且位于所述生态重构界面主体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重块体的重量不小于所述生物基床所受到的浮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生态重构界面单元之间的距离为0.5m~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铁路轨道除冰设备
- 下一篇:一种码头防撞装置